“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没事,你放心吧!你呀,好好工作,你忙,就挂了吧……”此时,低沉的话外音响起:“老爸的谎言,你听出来了吗?” 这则公益广告触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别寄钱了,我们有钱”、“你忙你的,有时间再回家”、“不用担心,我们没事儿”……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被“包裹”在父母这全心全意“编织”出来的善意谎言中。有多少时候,这些善意的谎言使儿女由于疏忽而信以为真,从而错过太多尽孝的机会,甚至给子女留下终生遗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约请相关人员进行了讨论。 辛野,男,36岁 这则公益广告,我看过之后,心头痛楚万分。我刚毕业参加工作那几年,总是忙于工作、考试,回家的次数较少,给父母打电话,听到的都是“家里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工作吧”等话。一直到2005年12月,我回家举办婚礼时,才得知母亲生病了。后来从邻居那里得知,母亲得病已经好长时间了,甚至还晕倒过几次。在我结婚的那几天,母亲说“你结婚,我去医院看病,还不够晦气呢”,于是就在家继续打点滴。忙了几天后,我却把母亲生病的事疏忽了。就在我结婚后的第十天,母亲再一次病倒了,这一倒就是七八年。母亲忍受了太多的病痛,做儿子的也内心充满愧疚,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如果我能多回家看看,或者勤打电话问候,及时发现母亲的病情,及早治疗……尽管现在,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回家看望父母,但每当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装作没事的样子招呼我时,我的心里就痛苦难耐。 宋云,60岁,退休工人 如果当时父母及时告诉你真实的情况,尽早进行治疗,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方面,我们老人也是有责任的。今年10月20日,我60岁生日时,儿子、闺女、孙子、外孙女都回来了,家里跟过年似的,好不热闹。午饭后,大闺女提议:“现在正逢开封菊展,不如我们一起去看菊展,别老待在家里,这也算我送给老妈的一份生日礼物吧。”大家一听,纷纷表示同意。我也一时心花怒放,郑州离开封这么近,菊展还真没专门去看过。可又一想,这么多人得花多少钱呀!我就嘟哝着说:“你们带着孩子去吧,我怕累。”“您不去,我们去哪能行呀?要去一起去。”闺女说。但我还是怕花闺女的钱,任凭他们几个轮番劝说动员,我就是不松口。弄得他们几个怏怏不快。 其实,当时我心里一直在想象着菊展会是什么样子,是一盆盆摆成行,还是一片片望不到边。这事过去一个多月了,一天,我同院里几个老人聊天,不知怎么聊到了开封菊展,老王说这几年他都去过三次了。大家绘声绘色地描绘着菊展的盛况。听此,我也赶忙说:“前一段,俺大妞也让我去,可我没去,怕花钱给她们增加负担。”老王提醒我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闺女的一片孝心,让你给抛弃了。虽然你体谅儿女的不易,但从古至今,孝道都是永恒不变的善道,难得子女有这份孝心,你却不领情。到将来他们知道了你的真实想法后,岂不留下遗憾。”我恍然大悟,应该给子女孝敬的机会。随后,我就给大女儿打了电话:“那天你说带我去看菊展,其实我也很想去,只是担心让你们花钱。”女儿听后,不禁笑出声来:“妈妈,往后可别再这样了。您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告诉我们。您辛辛苦苦把我们几个拉扯大,今年都60岁了,轮到我们报恩了,您现在不给我们机会,还让我们等到什么时候呀!”听了女儿的话,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潘志平,男,34岁,某媒体记者 记得有一次我妈晚上肚子疼,第二天早起,我要领她到医院去,她说没事了,并做好早饭,还让我放心,好好上班。结果下午就接到邻居王阿姨训斥我的电话。我匆忙赶往医院,我妈却带着不好意思的神态对我说:“老了,身子不争气、又让你耽误工作了,本想拿些药吃吃就行了,哪想到会成这样!”看到母亲难为情的样子,我非常内疚。那天早上母亲只是象征性地喝了几口稀饭,如果我细心,也一定会发现母亲是病了。 毕鹏飞,男,42岁,某机关干部 老人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气。别为了不想给子女增加麻烦,而给子女留下终生遗憾。小病瞒着子女,往往会小病拖成大病,给子女增添更大麻烦。 我们小时候被爸妈宠着,爸妈老了也应该给子女宠的机会。儿女为您捶背洗脚时,别不好意思;儿女送您礼品补品时,别觉得是浪费。儿女为您捶背洗脚,是他们应尽的孝心;儿女送您礼品补品,能使您健康快乐,也让子女得到一份温暖和安慰。 孙征,男,75岁,退休干部 我的邻居小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陪乡下的母亲到医院看望一个亲戚,出了医院,看见有卖烤红薯的,一问3元5角一斤,母亲嫌贵,可小王知道母亲一向喜欢吃烤红薯,坚持要买,可小王的母亲却使劲拉着不让买。过年的时候,小王回到了老家。在与母亲围着火炉聊天时,母亲突然对小王说:“那天在医院门口你要给我买烤红薯,其实那会儿,旁边有个卖煮玉米棒的,大冬天的还有玉米棒,挺新鲜的,我就想尝尝那热玉米棒。”小王说:“您当时咋不告诉我呢?”母亲说:“你在城里开销大,孩子也大了,往后用钱的事多着呢。再说咱家每年都种玉米,等明年玉米下来时,多煮点,吃个够。”小王听到这里,鼻子直发酸。她认真地对母亲说:“娘,答应我,往后再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一定要告诉我!爹不在了,想孝顺他也没机会了。你苦了一辈子,现在不给我机会,过后我们心里会后悔的。”母亲这才笑了笑说:“行,我知道了。” 我还认识一位老人,她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撕去昨天的日历。说每撕去一页,就离儿子春节回家的日子近了一天。她和其他父母一样,宁愿压抑自己的思念,甚至在身体不适或家中突遭变故时,仍会在电话里说一句“我很好”。父母的心态很简单,怕儿女因回家探望而耽误工作,也怕空劳不能回家的儿女牵挂,徒增烦恼。但作为老人也应该明白,在人类繁衍的长河中,儿女总是父母的亏欠者,一代欠一代,代代相传。这不是人类的缺点,恰恰是人类的美德。对老年人来说,儿女的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对儿女来说,为了父母的健康快乐,无论怎样努力都理所当然。千万莫让说“我很好”成为一种习惯,让“善意的谎言”背后出现遗憾。 编辑手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尽孝道,获益的不仅仅是父母,这也是对儿女心灵的慰藉。试想,倘若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将是儿女心头多大的痛楚和遗憾。因此,有什么需求,请第一时间告诉子女,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给他们尽孝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