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79年10月,从军队转业到省纪委工作,至2007年1月退休,在纪检监察机关锤炼了28年多,先后履行了案件检查、党风廉政和巡视工作三项职责。这些工作,主要任务是正人,端正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铲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深感正人先正己,打铁须得自身硬。优良传统作风是革命的传家宝,保持好发挥好、才能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干好各项工作。 学习好革命传统作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发办案多由老书记带队。原副书记祝剑锋是“文化大革命”前山东省监察委员会、案件检查处的处长,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而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多次跟他下基层查办案件,特别留心观察学习他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经验,有一件小事令我终身难忘。那是1980年秋季,祝书记率领7人调查组去沂南县办案,住县招待所的几间平房1个多月,就餐全是家常饭菜,每人每天交1斤粮票8角钱,没有接风和送行的宴请。那天赶上八月十五中秋节,县委办公室安排晚饭吃团圆水饺,外加6个菜。我们进了餐厅,祝书记一看桌 上饭菜,立即叫人去请食堂管理员来,严肃地说:“咱们规定了,吃包子水饺一律不加菜,今天怎么变了?”管理员再三解释和道歉,年过六旬的老书记态度缓和下来,既然做了也不能浪费,你算算6个菜多少钱,叫会计开个收据来。一会儿,管理员拿来收据,共8元6角,祝书记自己掏钱付了账。大家都很开心,以水代酒,欢庆中秋,饭菜一扫而光。 1983年,我跟随原副书记袁波出发搞调研路过临朐县。袁书记曾任该县县委书记,县里领导同志多是他的老部下,见了面非常热情。寒暄过后,袁书记约法三章:不高规格接待,不送土特产,不边界送行。但县里的同志认为与袁书记太熟了,不表示一下心里过不去。他们安排在晚上悄悄送来一些土特产品,悄悄叫驾驶员装进后备箱。驾驶员深知袁书记的脾气,不敢擅自做主,报告了书记。书记说,这好办,把东西卸下放在房间里。第二天一早,没等县里来人,袁书记就带我们离开了县招待所。驾驶员说袁书记“仓皇出逃”。袁书记说:“熟人难 办事,我也没办法,这都是逼出来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好作风时时在我脑子里显现,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保持和发扬的革命传统作风的点滴体现,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学好用好。 实践好革命传统作风 在纪检监察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我学习老一代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严格律自身,全心干事业,坚持用过得硬的作风干好分内工作。 2001年春季,我带领7人调查组,到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查办案件,吃住都在驻京办所属山东宾馆。开始时,办事处按常规安排食宿,顿顿饭菜按套餐安排,吃一半剩一半,造成浪费。对此,我们全组同志商量,要按照家常便饭的办法,派1名同志负责预定一日三餐的饭菜,中午晚上6菜1汤,如吃水饺、包子、面条加几个小菜,不仅清淡可口,而且顿顿吃光。调到中央部门工作的一位原副省长,也赞同我们的办法,常和我们一起吃晚餐。最后结账,3个多月的时间,人均每天伙食费31元,这在当时北京物价较高的情况下,是不容易做到的。办事处的负责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4年下半年,我带领省委第二巡视组到枣庄市巡视3个月,就餐也采取类似办法,向接待人员说明,必须做到每顿饭菜吃光。这方面,我们基本做到了。但又遇到另一个问题,巡视组每两周回济南休息一次,市里的同志要送些土特产。发现这个问题后,全组同志开会商量,提出两个办法。一是要求驾驶员把关,送礼必须报告,装车的全部卸下,严格实行责任制。二是组长出面约谈市里领导接待负责人,如果发现送礼问题,请市里马上换人。市里的同志看巡视组动了真格,再也不提送礼了。全组同志认真实践革命传统作风,保证了巡视任务的完成。 多年实践,我深感发扬革命传统作风,关键在于从点滴做起,只要真心去 做,就能做得到。 传承好革命传统作风 我出于农家,从小就过着“粒粒皆辛苦”的日子。1960年刚升上初中,就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吃糠咽菜仍填不饱肚子。一年四季每天上学来回跑20多里山路,寒暑春秋4个假期(麦收假、暑假、秋收假、寒假)都要参加生产队干活,日挣5个工分(半个劳动力),当时价值1角2分钱。晚上点着小煤油灯做假期作业。艰苦的生活磨练了意志,扎下了“不忘本”思想根子。这些往事说给孩子听,总是得到一句“那是什么年代”的回答。我深怕老一代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在后辈身上丢掉了,总想以身作则做些传承的工作,让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些教育。 退休7年来,我从三件事上做起。一是市内出行坚持骑自行车。去医院拿药、接送小外孙、市场购物、看望亲朋好友等,都坚持绿色出行,一不怕堵车,二到处停放,三锻炼身体,四利于环保。这样做影响了后代。女婿有车不开,坚持步行七、八里路上下班,还买了自行车。小外孙唱儿歌“兵兵坐车头,姥爷骑着走,想去哪去哪,心里乐悠悠。”二是不乱花钱。我对孩子要求,尽心为孝,不以多为老人花钱论孝悌,不要他们为老人花钱买吃穿用品。外孙收红包,一律存银行,积累起来为以后上学用,8岁的孩子已存几万元。三是一般不与孩子下饭店。逢年过节,生日祝寿,亲朋来访,家庭聚会,我都坚持在家里做饭。开始阶段,大人忙活,逐渐地转由孩子忙活,女儿女婿都学会了做家常便饭。孩子们逐渐懂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长期坚持,也培养了良好家风。我觉得,继承优良作风,不能靠说教,大话套话没人愿听。我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感染,是教育下一代传承优良作风的最好途径。愿老前辈的革命传统作风代代薪火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作者退休单位:山东省纪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