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由于生病长时间卧床,就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那么到底什么是褥疮?褥疮危害性和严重性是什么?如何预防?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此类患者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期疾病课堂特邀济南皮肤疮疡医院张萍院长,为您解读这些问题。 张萍,从事皮肤溃烂临床研究二十余年,山东首家皮肤溃烂专科医院的创始人,生肌愈皮膏发明人,独创湿性干细胞激活疗法,无创伤性治疗皮肤溃烂的倡导者,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奖;济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历下区科技进步奖、星火奖。 认识褥疮,预防先行 褥为垫在床上的物品,顾名思义,褥疮就是长期卧床与褥接触的部位发生溃疡。祖国医学又称席疮。现在通称的褥疮泛指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在骨隆起处遭受长时期过度压迫,局部皮肤发生的坏死及溃疡。比如截瘫病人足底溃疡也称褥疮。褥疮可造成从表皮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 褥疮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据报道,中国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包括严重的全身感染、坠积性肺炎、营养不良、心衰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老人不是病死于脑血管、偏瘫等疾病,而是死于褥疮。有的病人刚发生褥疮时只有5分钱硬币大小,由于处理不当,仅几个月时间就发展成为碗口大的重症褥疮。由此可见,褥疮虽只是一个小小溃疡,若治疗不当,危害极大。 引起皮肤溃烂不愈合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有两大因素造成皮肤难愈合。第一,皮肤感染;第二,溃烂部位血运差。只要抓住这两个治疗难点,逐个突破,治愈皮肤溃烂并不难。 对于老年病人来说,褥疮是由于患处血运差,一旦破溃,不容易愈合,细菌由破溃处侵入伤口,造成皮肤感染,感染加重血运不通,造成一个皮肤难愈合的恶性循环。 常规治疗褥疮的方法无外乎常规的碘伏换药、手术治疗,轻度的皮肤溃烂不存在血运障碍的只要用碘伏、双氧水换药,一般都能愈合。但对于溃烂面积大、深度深、坏死烂肉多的慢性创面,常规换药效果不好,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封闭创面,可以通过植皮、皮瓣转移等方法,但对于身体条件极差,创面基底感染严重的患者,手术要冒很大的风险。这就让医生和患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不及时治疗褥疮创面,感染进一步发展,会危及患者生命,对于身体极度虚弱、心肺功能极差长期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能否耐受如此大的“拆东墙补西墙”手术打击,也是未知的疑问;对于那些创面基底坏死组织多,周围血运差的创面,手术能否一次解决问题,移植皮瓣能否全部成活也不好论断。所以,对不便离床的老年人来说,预防褥疮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勤翻身:要预防褥疮,勤翻身是关键,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发现皮肤变红、起水泡、破溃等情况时,则应每小时翻身一次。 第二要正确实施按摩:对经常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一次5分钟,由轻→重→轻按摩,发现皮肤变红,则不宜进行皮肤按摩。 第三要保证床褥、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无皱折,为病人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拖、拉、拽,以防损坏皮肤。 第四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经常用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大小便、洗浴后要及时用软毛巾蘸干皮肤,防止皮肤湿疹、破溃发生。 第五要勤观察褥疮好发部位皮肤的颜色变化。褥疮最常见于枕骨粗隆、骶尾部、足跟、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等部位的皮肤。红斑、水泡、溃疡是褥疮发生的三步曲。只有细心的观察呵护皮肤才能遏止褥疮的发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