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雾霾天的沉思:敬畏自然 珍爱生命

2013-11-22 09:5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710| 评论: 0|原作者: 付江省

摘要: 2013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的雾霾天气覆盖大半个中国,致使中东部十多个城市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封闭、交通事故不断、疾病暴发、各级医院人满为患,给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也给国人上 ...


    2013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的雾霾天气覆盖大半个中国,致使中东部十多个城市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封闭、交通事故不断、疾病暴发、各级医院人满为患,给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也给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环境保护与生命健康教育课。

    一

    自然环境是人类之母、生命之源、生存之根。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造就人,人也改变环境”。但是,自18世纪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的活动逐渐地与生养它的母亲——自然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摩擦和矛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全球人口激增,各国都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本国的头等大事来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益尖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和破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一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燃料及油烟燃烧产生的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建筑和生活垃圾及地面扬尘、快速发展的畜牧业中牲畜排放的废气、吸烟产生的有害气体等,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严重破坏大气环境,而且直接危害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命健康。如在较早进入工业化的欧美各国,基本上都出现过恶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952年以来,被称为“雾都”的英国伦敦就发生过12次烟雾事件,曾迫使飞机停飞、火车晚点、汽车无法运营。仅在当年12月的5天内,就有4000多人被烟雾夺走了生命。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玻化公司设在印度的农药厂45吨毒气泄漏,造成近2万人死亡,20多万人受害,5万多人失明,数千孕妇流产。近几年来,随着各国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类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俄罗斯、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不仅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给周边国家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2013年元月以来,在我国17个省市区出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雾霾天气,致使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同时由大气污染导致的酸雨也在各地频繁发生。酸雨直接导致水质恶化,引起人类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癌症等一系列疾病发生。由于大气污染严重,致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越来越稀薄,从而使太阳紫外线透过臭氧空洞直接照射到地球,危害地球生物健康。

二是水污染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许多国家正面临水污染和水资源危机,每年约有300至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在非洲,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的战争每年都有。世界水流量最大的亚马逊河已经多次出现断流,尼罗河流域沙漠化已威胁到居民的居住和生命安全。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初步调查,我国几乎所有的大江、河流、湖泊、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的污染,我国的清洁水源仅占1%;由于农药化肥和含氮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湖泊、海湾、内海、水库的富营养化严重,导致含促癌剂的藻类等生物大力繁殖,影响环境,危害人们健康;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1.9亿人饮用水中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在一些地方,过去已经被消灭的血吸虫病由于水污染又在死灰复燃,危害人民。

三是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严重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据统计,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物种约占全部物种的10%,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目前已有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两成动植物濒临灭绝。据2007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欧洲已有1/3以上的淡水鱼濒临灭绝,522种淡水鱼中已有12种消失,200种正在面临灭绝命运。而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导致30至40个物种消失。自然界每500年才能形成一吋表土,现在16年就有一吋表土流失。生物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意味着人类家园的毁灭,其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海洋污染破坏严重。2008年2月,美国科学促进会发布的波斯坦公司历时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说:“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海洋的每寸海域,已经严重危害到海洋生物系统,损毁面积已达海洋面积的40%以上”,并列举了17种人为环境破坏因素,如海岸流经污染、人类活动导致海洋气候上升、石油钻塔损坏海床等。据2012年12月2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公布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蓬勃发展之际,由于有6个国家声称对南中国海拥有主权,都在过度开采海底资源,导致南中国海的珊瑚礁数量在过去30年间至少减少了80%,珊瑚礁的退化,主要是利益驱动、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所致。

    五是温室效应愈演愈烈。据新闻媒体报道,由于温室效应,5000亿吨南极拉森B号冰架在35天崩塌,一时震惊了科学界。在常温下,5000亿吨冰至少需要2年才能融化,现在仅一个多月就融化掉了!南北两极冰川、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一些陆地被淹没。南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由于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从2000年起,开始向新西兰移民。有科学家预言,如果人类还继续任由温室效应发展下去,地球南北两极的陆冰将完全融化,全球的水位将会上升70米,许多国家和地方将被淹没,我国的海岸线将会退缩到安徽一带。除此之外,温室效应还会导致许多生物发生变异,生物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气候异常。近几年沙尘暴、暴雨、暴雪、泥石流、台风飓风迭起,病毒变异导致的传染病流行等,都与温室效应有密切关系。 

    二

    其实大自然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和我们人类平起平坐的,它们在宇宙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与作用。作家海岩曾经说过:“中国人都知道联合国有一个《人权公约》,可很少有人知道联合国还有一个与《人权公约》地位完全相等的《人与动物及自然界公约》。其中心思想就是:人如何对待动物不是人有没有动物性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性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对动物、对自然界不好,就是没有人性。”

    恩格斯曾不止一次地告诫人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所有破坏,自然界几乎一一给予报复”。“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事实上,自然环境的破坏正在默默持续地报复着人类:1870年后,美国政府先后制定多项法律,鼓励开发大平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受国际粮食价格不断飙升的影响,南部大平原进入了“大垦荒”时期,农场主纷纷毁掉树木、草场,把森林变成耕地,把草原变成良田。经过几十年发展,大平原成了远近闻名的“美国粮仓”。当人们正在欢呼对于自然的伟大胜利的时候,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黑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的广阔地区。沙尘暴从南部平原刮起,形成了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移动尘土带。狂风卷着沙尘,遮天蔽日,横扫中东部,持续了整整3天,掠过美国2/3的土地,刮走3亿多吨肥沃土壤,半个美国被铺上了一层沙土。此后,沙尘暴连年不断,施虐美国达十年之久,被称为“历史上三大人为生态灾难”之一。据统计,到1941年,美国共发生沙尘暴329次,其中仅1937年就有72次,致使数百万公顷农田被掩埋在沙土中,数百万头牲畜被渴死或呛死,风疹、咽炎、肺炎等疾病广泛蔓延,250多万人背井离乡,被迫外迁。到1940年,美国东部和南部大平原很多城镇几乎成了渺无人烟的空城。

    不仅如此,自然界的报复还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报告认为:“人类癌症90%以上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由于大量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近50年来,一些国家男性生殖能力已下降了50%,40%的临床死亡病例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空气污染带来的烟尘和其它有害化学物质,每年在全世界杀死了300万人。”2007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污染代价》显示,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有16个。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3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夭折,另有6万多人因水质较差而患上了腹泻、胃癌、肝癌和膀胱癌而早亡。中华医学会的一份报告也认为,由于空气污染严重,中国肺癌发病率近十年来翻了一番,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种癌症的首位。中国国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趋势,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比例达7-8%。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全面的、深刻的,这种危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系统是环境有害物质侵入人体的最主要通道,绝大多数环境有害物质如农药、化肥、汽车尾气、各种烟尘、水泥、烟草烟尘、动物皮毛、棉麻木的粉尘、土壤煤炭粉尘等都能通过呼吸道丰富的血液循环直接进入人体,造成全身中毒;或作为生产性粉尘、有害物质的靶器官直接或间接地使呼吸道本身受到损害,如急性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

    2.环境有害物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环境有害物质可引起血抑制、血细胞损害、血红蛋白变性以及出凝血机制障碍和恶变造成的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白血病等。

    3.环境有害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环境有害物质中许多化学物质如铅、锰、有机汞、砷及其化合物、硫化物、磷化物、汽油、苯、甲苯、甲醇、乙醇氯乙醇、有机磷及各种农药等,都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脑病,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周身软弱无力、嗜睡或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精神障碍。

    4.环境有害物质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环境有害物质中许多化学物质如铅、铂、硒、汞、铋、硼、镉、铁、铜、锰、铬、甲醛、烟草等,在短期内侵入人体,即能引起以急性肾衰竭为表征的肾脏急性功能障碍和结构性损伤。二氧化硫、三溴氯丙烷、铅和口服避孕药都能损伤男性性功能和影响精液质量,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育或死胎畸胎、乳汁分泌改变、更年期提前或性欲减退等。许多有害物质如铅、汞、钴、二硫化碳、溴、烟碱等还可通过母体成为婴儿接触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

    5.环境有害物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部分环境有害物质积聚到高浓度时,都能造成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对病理、细菌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和对肿瘤的易感性增强。研究发现,环境有害物质中的许多化学物质是人类肿瘤的主要病因,人类癌症的80%-90%是由环境有害物质引起的,其中80%以上为化学物质。 

    三

    上述这些充分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重要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命对于一个人也只有一次。不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以破坏环境、损害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人们反受其害。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不能不对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认真的反思: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究竟为了什么?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是科学?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健康?人们的各种行为方式是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记得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说过:“我们这个物种具有地球生命史上独一无二的能力,是第一个能够改造这个世界的物种。而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也许来自我们自身的活动,我们也可能毁灭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代著名作家严春友在《大自然的智慧》一文中写道:“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他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面对不断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2013年元月以来持续一个多月的全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在经济发展奇迹的背后负荷着多大的环保代价?埋葬了多少清澈河流、蓝天白云、树木耕地和宝贵生命?痛定思痛,过去那种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对待,个人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污染。在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保护环境、维护健康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问题予以认真考虑。只有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并体现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方面,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们才能拥有碧水、蓝天、白云、绿地的美好家园,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福祉才有可靠保证。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