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浙江温岭“拜堂赞”非遗传承人——“明星讲师”李小咸

2021-2-22 16:40| 发布者: 李腾编辑| 查看: 644| 评论: 0|原作者: 陈曳|来自: 温岭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天配良缘结成双,拜谢天地日月光……”在温岭传统婚礼上,“傧相”(司仪)全程以一种特别的歌调吟唱诗句,来主持整个拜堂仪式,这种赞歌就叫“拜堂赞”。退休教师李小咸就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拜堂赞”项目的 ...

“天配良缘结成双,拜谢天地日月光……”在温岭传统婚礼上,“傧相”(司仪)全程以一种特别的歌调吟唱诗句,来主持整个拜堂仪式,这种赞歌就叫“拜堂赞”。退休教师李小咸就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拜堂赞”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李小咸生于1941年,从温岭市新河小学退休20年来,把满腔热情投注到繁荣温岭民间传统文化中,在传承非遗文化、研究本土方言等领域中绽放出炫目的光华。他先后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联合确定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荣获台州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等称号。

说温岭事——他是民间文化“草根讲师”

80岁高龄的李小咸,退休后从未离开过知识宣讲的舞台。近30多年来,他长期在“家长学校”担任讲师,讲课深入浅出、理论精准、重视创新,10年内所有讲课都精心制作ppt,易懂易记、感染力强。

李小咸热衷文化传播,新河镇金港新村、雅雀村、后街新村等纷纷与他签订了《“驻堂讲师”协议》,生动鲜明的宣讲语言和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让他成为当地群众认可的“明星讲师”。在新河镇“桥头亭读书会”上也经常能看到他身影,为村民讲授“活色生香的新河方言”“长屿石文化”“非遗增色美丽乡村”“家风与家训”等课题。

李小咸还深入村居、学校、企业等开展理论宣讲,足迹遍布温岭各地,用言传身教将文明新风和社会正能量,送进机关企业、田间地头。

唱洞房经——他是“拜堂赞”非遗传承人

早在60年前,高中毕业的李小咸回乡接触到乡村风情,对婚礼民俗产生了极大兴趣。“乡村婚礼仪式给人们带来欢乐,给村庄添加祥和,还包含了孝道的教育、家庭和睦的教育、对天地的敬畏等,是吴越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脉。”李小咸说。从此,他痴迷于追寻温岭民间文化,向“民间高手”借抄各版本的“洞房经”,并结合方言书写、艺术韵味等进行整理修改、润饰创新,亲身参与了“拜堂赞”“洞房经”的传承工作。

多年来,李小咸编写了《婚礼华章》,为温岭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注释《温岭洞房经》,相继出版了《婚礼奇葩》《婚礼放歌》等书目,被评为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拜堂赞”项目的传承人。

研温岭话——他是温岭方言研究达人

李家家学渊源深厚,李小咸的外太公宋晋生是清末贡生,曾开设私塾,李小咸的爷爷李先声毕业于浙江一中,民国时曾任省立六中老师、温岭方城小学校长,编写过《越谚巧对录》。受家庭熏陶,李小咸自中学时代起,就喜欢摘抄一些方言词汇、俗语谚语。

现在,他将多年研究成果编纂成册,《民间淡去的记忆》《新河方言》等书被新河镇文联刊行,《温岭方言智语》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他的研究成果还被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温岭方言俗语》吸收。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