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教学设施较齐备、教学管理较规范的一所老年大学。2019学年,开设了19个教学班,现有学员1301人次。 近年来,随着安宁市老年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教学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而学校管理人员少,在编人员只有1名。因此,如何调动班委会的积极性,发挥好学员“四自”管理,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便成为安宁市老年大学学校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安宁市老年大学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有利于学员“四自”管理的规章制度,提供条件、真情关爱,为学员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服务保障。以老年大学班委会为依托,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发挥老同志才能和智慧,开展各项班级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为学校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为学校建设管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员“四自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坚持从体制管理、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等方面推动学员自治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对学员“四自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搭建管理框架 为“四自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学员“四自管理”的根本保证。安宁市老年大学在各教学班设立了班委会,作为学员管理的组织基础。班委会由班级学员、老年大学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推选产生,每班设班长一名,副班长1-3名(副班长职数根据班级人数确定)。班委会的设立,构建起了一个学员管理网络,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积极互动、步调整齐的管理目标。 在每个学期中,定期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部署学校各项工作,让班委会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了如指掌,工作起来更加主动积极,更加富有成效。 二、健全管理制度 为“四自管理”提供纪律保证 要搞好学员“四自管理”,还必须有完善规范的制度,用制度统一人的认识,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是实现学员“四自管理”的保证。通过多年实践,学校形成了会议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一)完善会议制度。班委会议,每学期召开1-2次,由老年大学办公室工作负责人主持召开,各教学班班委成员参加。主要内容是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部署全校性重大活动,总结交流班级工作经验等。为确保会议精神的落实,建立了会议签到制度。 (二)完善分工负责制度。班委会按照职责进行分工,条块结合。2016年起,按课程安排,每位班班委会成员每周值班半天,同时负责联系这1天专业班教学事宜。值班期间,做好记录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班级学员考勤、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情况、学员作品参赛获奖情况、对任课教师的评语、对学校工作评议及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 (三)完善培训制度。学校每学年举办1-2次班委培训会或经验交流会。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班长职责、工作要求和怎样当好班长、做好班级工作,以提高班级管理能力。通过召开培训会,为班级工作更好开展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完善其他相关制度。今年,学校修订了《学员手册》。内容并含“学员学籍管理规定”“组织学员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的规定”“各专业班教室管理规定”“学员守则”“会议纪律”“班级值日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学员“四自管理”工作在合理的框架渠道中顺畅高效地运行。在实行学员“四自管理”的同时,学校还强调老年大学专职人员要坚持下班了解情况,经常与班长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员自治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发挥学员作用 推动“四自管理”有序开展 班委会是学员实施“四自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学校支持、引导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以下三个作用。一是桥梁纽带作用。班委会是连接学校、教师、学员的重要环节。学校安排的工作要组织实施,布置的任务要完成、学员的要求、建议要沟通、反映,是上传下达、调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二是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身先士卒,公而无私、勇挑重担。如遇到学校或老师顾及不到的突发事件,应主动了解、处理。在课堂师生互动时主动参与和协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发挥榜样、骨干的力量。三是核心凝聚作用。“核心”就是一个集体的主心骨,他需要承担重托,不推卸责任;无私奉献,不见利忘义;破解矛盾,不增加隔阂。成为学员们可以依靠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可以合作的伙伴。成为班级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注重引导激励 增强学员自我管理意识 老年大学的学员到学校来,除了希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外,还渴望结交朋友、愉悦身心、充实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氛围好的班级,学员幸福感强,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因此,学校注重从思想上、情感上引导、激励学员,发挥个人所长,共推老年教育良好发展。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员情操、启迪学员心智,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提出了“勤学、友爱、康乐、奉献”的校训,并坚持把加强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每月举办一次政治课,使学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素质,自觉维护校园和谐。 (二)搭建宣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展厅、画廊、宣传栏、校刊、报刊杂志、微信群等新闻和文化媒体的影响作用,展示学员作品、展现学员风采、宣传老年大学教学成果,提升学员自信心和自豪感;表彰先进、宣传先进事迹,提高班级集体荣誉感,促进学员自觉维护班级、学校形象。 (三)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学校开展了“六优一先”活动,展示学员精神风貌,挖掘学员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年末,进行了优秀教师、优秀班干部、优秀学员、优秀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优秀摄影作品、先进班级等的“六优一先”评选,以提高学员学习热情和管理自觉性,共建和谐校园。 五、“四自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安宁市老年大学学员民主“四自管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年大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机构,不存在学历教育,而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平台,有着学员入学自由、停学自由、上课自由、选学自由等特殊性,学员又都是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的老年人。正是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学员民主管理成为老年大学教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给“四自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四自管理”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学员对学校班级管理认识不统一。班级管理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质量如何、效果怎么样,关系着学校是否能健康稳步发展。老年大学学员成分复杂多变,学员思想觉悟程度、文化水平高低、思想认识角度各不相同。一些学员到老年大学学习,抱着消遣时间、解闷玩玩的心态,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理解,甚至表现出排斥态度,客观上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增加了班干部心理负担。二是学员遵章守纪、自我约束尚需加强。学校教学和学员的特殊性,造成学员变动性、流动性大的不稳定状态。因而存在一些学员上课自由、随意缺课现象,不利于课间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作为老年人的学员,他(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特别需要别人尊重。有的老年人想得开、看得透、放得下,能够做到大自在,能积极投身到学习、健身、娱乐中来。但有一部分人却放不下架子,听不得意见,受不得约束,给学员自治管理工作开展带来难度。三是班委会成员工作能力影响“四自管理”水平。学校大部分班委,协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为学校教学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个别班委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有工作力度不够、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新开班级,由于学员间了解不够,班委会推选有一定难度,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一个适应期。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如何更好地推动学员民主“四自管理”,是老年大学一直在追寻的,安宁市老年大学将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尝试。 (一)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员学习兴趣。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启发引导学员对所学专业产生更大的、浓厚的、稳定的兴趣,形成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员只要以此为乐,那么他就会学出成绩,甚至大器晚成。以此来转变部分学员来校只是消遣时光、交朋友玩玩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形象。 (二)转变服务方式,提升学员满意度。工作人员要用爱心、热心、关心、耐心对待每一位老年学员,和他们交朋友,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区别对待不同层次、年龄、身体状况、个性倾向、学习动机、接受能力的学员,理解每个学员的个性、脾气,使服务管理工作如春风化雨,有的放矢。让他们感到学校不光有知识,还有温暖和关心。持之以恒,用爱心和汗水去提升学员们的满意度,推动学员自觉参与到学校民主自治管理行列中。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四自管理”执行力。有一支行动力强、凝聚力高、有热情、敢奉献的学员骨干队伍是提升“四自管理”执行力的保障。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员骨干队伍建设,以多种方式提升学员骨干的工作能力。例如:通过培训方式引导学员骨干掌握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服务于人的奉献意识;以新老骨干交流的方式,传授经验、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学期工作总结,了解各班工作成效,总结反思,改进工作……建设强有力的班委会队伍,促进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各项任务及时顺畅地完成落实。 安宁市老年大学学员“四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推动了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提升和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学校通过广大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个体”的管理,有效调动学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活动参与度和参与效果,营造宽松有序、民主平等、团结和谐、关爱互助、康乐奋进的教学环境,吸引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老年大学这个集体,把集“学、乐、为”为一体的老年人精神文化乐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