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九旬老人用画笔记录60载夫妻情

2013-11-2 21:5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955| 评论: 0|原作者: 阿 福

摘要: 一位九旬老人,自从妻子去世后,每天绘画不辍,画下他们结婚相爱60载的美好时光。这18册色彩斑斓的手绘画卷,不但令老人旧梦重温,也构建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记忆。他说,画完这些画,就像人生重新过了一遍。人生若 ...


一位九旬老人,自从妻子去世后,每天绘画不辍,画下他们结婚相爱60载的美好时光。这18册色彩斑斓的手绘画卷,不但令老人旧梦重温,也构建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记忆。他说,画完这些画,就像人生重新过了一遍。

人生若只如初见


1946年春,25岁的饶平如从黄埔军校毕业,在国民党军某师炮团任中尉观测员。家父来信,让他赶紧回南昌相亲。父亲给他说的这门亲事,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两家是世交,可谓青梅竹马。女孩名叫毛美棠,长得娇小可爱,曾有人对她开玩笑:“美棠啊,嫁给平如吧,平如好看哎!”美棠的脸羞得艳若桃花,赶紧跑开。后来,做药材生意的毛家,迁往临川,两家才渐渐疏于来往。

男大当婚,饶平如也曾相过两次亲,但对女方都没什么感觉,他还是喜欢楚楚动人的美棠,父亲知道儿子心有所属,便托人赴临川毛家说亲。

父子二人赶到毛家。当饶平如随父亲走过第三进天井,正欲步入正堂时,忽见左边小轩窗,一位端庄秀丽的小姐,揽镜自照,正在梳妆,波浪卷、樱桃嘴,是旧时代的摩登女子。饶平如心生欢喜,没想到几年不见,美棠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

双方家长见面寒暄后,美棠缓步进来,面容清丽,身姿窈窕,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闺秀风范。饶平如不由怦然心动,真是女大十八变,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丫头,如今亭亭玉立于自己面前,尤其她那莞尔一笑,犹如出水莲荷,不胜娇羞。

稍坐一会儿,父亲便取出一枚金戒指,交给准亲家公毛思翔。饶平如见未来岳父,将戒指套在女儿手指上,这样两人便缘定终身了。

由于假期即将结束,饶平如依依不舍告别美棠。此后,两个热恋之人,鸿雁传书,音信不断,虽天各一方,但两颗心却紧紧贴在一起。饶平如最喜欢美棠的一张照片,卷发尖脸细弯眉,神情妩媚,越看越好看,被他放大贴在营房墙上,战友们见了,都说他艳福不浅。

当兵就要打仗,随时都会牺牲。以前饶平如不太在意生死与否,但自从爱上美棠,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再仅属于自己了,因为生命里多了一个人。

1948年8月,饶平如回到南昌与美棠完婚。婚礼在江西大酒店举行,现场热烈喜庆。在婚礼进行曲渲染下,英俊倜傥的饶平如,挽着一袭洁白婚纱的美棠,走进幸福婚姻殿堂。

1949年,一些人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正为生计发愁的饶平如却想:自己不能去,岳父把女儿许嫁给我,是希望有个依靠,我要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那美棠怎么办?于是他留在了大陆。

那时,他们在上海没有住房,只能蜗居在一个四处漏风的亭子间,但俩人恩爱甜蜜,日子虽苦犹甜。晚上,两人躺在床上,悠然赏月,窗口经常飘出夫唱妇随的口琴声和歌声。

1958年9月,饶平如下放安徽劳教,自此与家人长达22年分离。美棠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既要外出找活儿做,还得抚养5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含辛茹苦,倾力操持,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饶平如走后不久,原单位领导找美棠谈话,劝她与丈夫“划清界限”。“他人好不好,我比你们更清楚!”美棠说完,头也不回,径直离去。

那时候,美棠一直相信自己的丈夫是无辜清白的:“如果你贪污腐化,乱搞婚外情,我立马跟你离婚,但事实不是这样,你一没卖国投敌,二不贪赃枉法,三不坑蒙拐骗,我凭什么要跟你离婚!”

为了补贴家用,美棠常去找些临时工的活儿来做。一次,生活费花光,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她只好硬着头皮,去附近上海自然博物馆工地搬运水泥,这活既脏又累,连男人都不愿意做,但美棠却咬牙坚持着,每包水泥重50斤,每天从早搬到晚,灰头土脸,汗流浃背,累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由于积劳成疾,由此落下腰疼毛病。

饶平如在荒山野岭修水库,活儿累伙食差,身体很快垮掉。后来被安排在六安一家工厂做工,每年一次探亲假。虽然夫妻分居两地,但始终没有中断书信联系,美棠经常叮嘱丈夫:“照顾好自己,只要身体好,就能挺过所有灾难。”饶平如也总会在信中打听家里事情,美棠总是报喜不报忧,只说孩子们的事,对自己总是轻描淡写。她还从孩子们口中省下半包糖块,寄给远方劳教的丈夫。饶平如舍不得吃,用手绢包着放在枕下。

1959年秋天,由于劳累过度,营养缺乏,饶平如患上肿胀症,全身浮肿得厉害,尤其双腿肿得更严重。就在这时,美棠寄来一瓶鱼肝油。他将半瓶鱼肝油拌进饭里,吃后慢慢地觉得舒服起来,人也精神不少:“那瓶鱼肝油两天不到,被我吃得一干二净,浑身肿胀症状也渐渐消失。”时至现在,饶平如也弄不清楚,当年美棠怎么会知道自己患病在身,并及时寄来营养药品,看来夫妻间真有心灵感应吧。

饶平如的病是好了,可美棠的腰肌劳损,却折磨得她彻夜难眠,实在熬不住,去附近诊所就医,医生开了几贴膏药。美棠一算计,一贴2.6元,一个月下来,就得12块钱,哪来的钱啊,一狠心不治了,疼就疼吧,反正也死不了人。

尽管美棠省吃俭用,家里仍入不敷出,很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夜深人静,美棠耿耿难眠,她拿出珍藏多年的陪嫁:耳环、手镯等心爱之物,看着看着,眼泪直掉。翌日,她便将这些首饰变卖掉。时间一长,家里值钱的东西卖光了,这时又赶上两个儿子去江西插队,没有盘缠,无奈之下,美棠将最后一件羊皮大衣也卖了。

直到1979年,饶平如才落实政策,回到阔别22年的上海,一家人才得以团圆。

 

相思始觉海非深


1982年6月的一天,饶平如胸腔感到一阵剧痛,美棠将他送进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需要立即手术。医生向患者家属说明情况,美棠吓得浑身发抖。术后身体虽恢复得很好,但十几天未能进食,靠注射“生命要素”维持。那段日子,美棠床前床后悉心服侍,端水喂药,很是辛苦。因久卧病床,饶平如大便干燥,美棠见他痛苦不堪,便用手指将干硬块抠出。

2004年,饶平如因心绞痛住进中山医院,实施心脏搭桥手术。儿女们轮流照顾。美棠身体不好,孩子们怕她跟着着急上火,不让她来。可待在家里的美棠,牵挂丈夫的病情,放心不下,翌日便让孙女陪着来医院探视,见他精神很好,一直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儿。饶平如退休后,陪伴老伴儿的时间多了,每天俩人形影不离,一起去公园锻炼、唱歌,一起上街遛弯儿买菜,每次回来,菜篮总是饶平如拎着,他知道老伴儿腰不好,怕她累着。他说:“过日子,就要相互体贴,这样才能白头偕老。”

退休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饶平如感到空虚无聊。为了充实晚年生活,他买来宣纸、颜料和一些国画书籍,在家里临摹起来。小时候,他就喜欢写写画画,初中时读南昌一中,国画大师傅抱石曾在此任教,可阴差阳错,待他入学时,傅先生已离职。他不无遗憾地对美棠说:“生不逢时啊,如果早点儿入学,就能得到傅抱石的指点,说不定也会成为国画大师呢!”饶平如以为美棠会附和几句,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但她没有,反过来拿这事揶揄他:“做梦吧你,早干嘛去啦,八十岁学吹喇叭,心有余,力不足喽!”饶平如也不生气,一脸讪笑:“你说得对,如果小时候去学绘画,说不定早就功成名就了,那你不也妻凭夫贵,享受荣华啦!”俩人每天没话找话说,日子过得妙趣横生。

饶平如很喜欢丰子恺的绘画风格,线条简洁生动,人物刻画传神,于是开始在家里捕捉“好玩儿”瞬间,每天挥毫作画,成为他退休生活的一部分。画中的美棠满脸皱纹,戴着老花镜,一脸“凶相”,指责他又写字又画画还玩儿猫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而画中的饶平如,总是挠着头,一副不知所措的狼狈模样。

 

此情只待成追忆


美棠年轻时因操劳过度,腰肾一直不好,祸不单行,晚年又患上糖尿病,每天要进行腹膜透析。经常去医院很麻烦,饶平如就向护士们讨教,购齐相关设备,在家里给老伴儿做腹透。刚开始手忙脚乱,一回生二回熟,时间一长,他这个“老护士”的护理水平,一点儿都不比专业护士差。每天5点起床,照料老伴儿生活起居,给她梳头、洗脸、按摩、烧饭、做腹透、消毒、接管子、打胰岛素、写康复记录……用他的话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别人帮忙他不放心,连儿女插手都不行。一做就是四年,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对美棠说:“你对这个家贡献巨大,是有功之臣,所以我愿意为‘功臣’效劳!”

由于年事已高,美棠的病情每况愈下,性情也变得乖僻暴躁,有时碰到不顺心之事,大发雷霆。饶平如以为病人大都心焦气躁,爱发脾气,所以一再忍让,不跟她一般见识。直到有一天,美棠对他说:“你去把剪子拿来。”饶平如盯着她,神色紧张起来:“你要做啥?”美棠扯过被子道:“我怎么觉得这被子太大了,我想将它剪小一些。”饶平如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她平时说话,总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原来真是老糊涂了。

在饶平如看来,美棠的病症有点儿类似老年痴呆,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有时指着他的鼻子问:“你是谁,怎么进入我的房间?”弄得饶平如哭笑不得:“我是你老公啊,连我你都不认识啦!”一瞬间,饶平如心头掠过一阵悲凉,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老伴儿,已“六亲不认”,顿感从未有过的孤独。

有天晚上,美棠突然说:“我特别想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杏花楼离他们住的小区很远,那年饶平如已87岁高龄,骑着自行车,费劲地赶往杏花楼。他边骑边想,时间太晚了,店铺会不会打烊。还好,等他汗流浃背赶到,杏花楼依然灯火通明。他买了一斤蛋糕,气都来不及喘,赶紧往回赶。等他辛辛苦苦把买来的蛋糕,放在老伴儿枕畔时,美棠扫了一眼,头一歪道:“没胃口,不想吃了。”饶平如呆立床旁,半天没回过神来。

2008年早春二月,美棠病情日趋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医生要给她做血透,她死活不配合,常把管子拔下来。无奈只好用纱布将她的手固定在栏杆上。每次饶平如探视,见美棠高喊:“莫绑我呀!”他闻之心如刀割。那时候,她听力衰退厉害,饶平如就用文字和图画跟她交流,有时她看了以后一脸茫然,有时则有所反应。

3月29日上午,弥留之际的美棠陷入昏迷状态,医生嘱咐家人料理后事。起初她的双眼始终紧闭着,在儿女们呼唤下,才缓缓睁开,目光微弱无力,明显在找人。环视一圈,最后她的目光,定格在老公身上,眼神骤然闪亮一下便暗淡下去,随之一滴泪水缓缓淌下……他握着老伴儿渐渐转凉的手,哀痛莫名。

饶平如用剪刀,从美棠发际剪下一缕银丝,用红丝线扎起,珍藏起来。他说,老伴儿走了,这是她唯一留下的东西。

老伴儿去世半年后,饶平如一直未走出哀痛阴霾,每天睡前醒后都很难过,只好去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重温旧梦,走走看看,聊以自慰。“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这句诗,令他感同身受,“其实海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美棠的遗像就放在床的上方,饶平如依然每天会跟她唠叨一番,诉说家里的近况和自己苦闷心情。美棠的骨灰至今没有安葬,一直放在卧室里,与他朝夕相伴,形影不离。每天早晚一炷香,他一如往昔唤她“美棠”,“总觉得她还没走,每天有很多话要跟她说,最近想告诉她个喜讯:她一手带大的孙女舒舒,就要结婚了。”饶平如说,等自己百年后,与美棠“并骨”装在一个骨灰盒里,多余的就撒向大海,他说,这是他人生最完美的结局。

妻子过世后,饶平如的生活里只有无尽的思念。每次路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他都会驻足片刻,若有所思,他说:“这里的台阶下面,可能有美棠抬过的水泥……”他还不顾年事已高,学起了钢琴,每天不厌其烦地弹奏同一首曲子《魂断蓝桥》,他说,这是美棠活着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白石为凭,日月为证,我心照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依,爱心永不移……”这也是他们相爱60载情感的写照。

在饶平如看来,死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画下来,人还能“复活”。“如今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手握柔毫,纸上画凄凉。”在美棠去世5年后,他凭着记忆和印象,每天绘画不辍,画下了他们自相识结婚到生离死别的60载时光,一幅幅神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或自创或改写的一段段诗词文字,令人感动。手绘的这18卷画册,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画册扉页上写着他的一首词:“同生死,共患难,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载隔幽冥,绝音问,愁肠寸断,相思始觉海非深。”

如今,年逾九旬的饶平如,凭借这18卷画册感动了无数人,一炮走红。“我始终没搞明白,我这么大年纪了,怎么突然会火?美棠活着的时候,总说我‘木头木脑’,莫非这就是所谓的‘木偶奇遇记’吧!”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