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访华。中央成立了接待组,成员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总的负责人有叶剑英、姬鹏飞、黄华、熊向晖等。接待组下设礼宾、安全、住房、新闻、电视、通信等几个分组。关于接待工作的方针,周恩来强调:“我们是主权国家,凡事不能触犯我主权。对尼克松的接待,一定要反映出无产阶级的原则、作风,严格的纪律。一切事情有条不紊,实事求是,行不通的就改正,认真办好。”关于对外宣传,总理说:“要宣传我们的胜利,但不要夸大,不要过头。把语录、标语整理一下。”当时林彪事件发生后不久,周恩来总理特别说道:“不必在林彪的名字上打×,这是红卫兵的做法,现在不必那么做。” 周恩来亲自为尼克松试车 1972年1月3日,美方的“先遣队”在黑格准将率领下抵达北京,其阵容强大,包括了访问的各个方面,其中有白宫办公厅主任查平和新闻秘书齐格勒。中方的首席谈判代表中有礼宾司司长韩叙。先遣队所讨论的大部分问题是尼克松访华的礼宾细节。在双方的谈判中不时发生一些分歧。但是再困难,韩叙总是想方设法完成周总理的意图。在谈判交通问题时,中方坚持尼克松在中国境内必须乘坐中国的飞机以及中国提供的防弹红旗车;而美方坚持总统要全程乘坐他们的“空军一号”,美方要运来自己的总统座车,座车上要安排美方的特工保卫人员。美方还要求中方提供总统所到之处有可能威胁其安全的人员名单等等。 韩叙是个稳重的外交家,在外交部工作多年,工作风格深受周恩来的影响。他不紧不慢,总是很耐心而又在不经意中把美方的大部分要求一一驳回。他强调:从北京到杭州、上海,必须乘坐中方提供的飞机,我们的总理会与总统同机,不必担心安全。座车和车上警卫也必须是中方提供。韩叙说这是我们的主权问题。既然是美国总统来访,就要尊重和信任主人的安排。最后,据说是尼克松亲自拍板同意乘坐中国飞机和座车。为了万无一失,总理在临近尼克松访华前亲自试坐被指定的国产红旗轿车,并在试车时发现了两个小毛病,经检修后才放心使用。 此次谈判,中方也做了一些妥协。美方提出,2月27日从杭州到上海,尼克松总统愿邀请周恩来总理作为他的客人乘坐“空军一号”赴上海,周总理最后同意。这样安排使双方都不失面子。当时,中国还没有喷气式大型客机,周总理的专机也仅仅是苏制伊尔-18螺旋桨飞机。美方安保人员都对总统乘坐这样的飞机感到惊恐万分。
美方偷录首脑谈话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着陆。对他的礼宾规格,许多都是单独安排的,按惯例,国家元首来华访问,仪仗队为120人到155人,而此次欢迎的仪仗队员多达360人。这种少有的高规格,令尼克松非常满意。欢迎仪式后,周恩来和尼克松同乘一部红旗防弹轿车,直趋钓鱼台国宾馆。 午饭后一个多小时,周总理找到总统助理查平,告诉他:“毛主席现在要见尼克松总统。”查平赶忙向总统汇报。而此时,尼克松在宾馆房间内,正准备洗个热水澡,获悉毛主席的邀请,他迅速打好领带整装待发。总统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着装速度说明,他既惊讶又兴奋。 毛主席破例在尼克松到达的当天下午,就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同他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谈话。也恰恰是由于毛主席亲自决定的意外和匆促,中方当时没来得及和美方安全官员打招呼,以致随身警卫的美方特工没有跟上。美方警卫人员发现他们的总统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不见了,这可是要命的失职,顿时慌作一团。后经中国外交部礼宾司人员解释并致歉,才放下心来。 当美国客人进入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寓所,毛主席对尼克松说,今天谈话的范畴是你定的,吹哲学。于是,双方海阔天空。当尼克松把话题拉到越南和台湾等具体问题时,毛主席当即指了指周恩来说,那是他跟你谈的事。 在以往的有关记述中,都不曾提到这次会面期间,曾出现过一个小小的尴尬场面。毛主席的纵横捭阖,美国人的充分准备,使交谈的气氛一直很轻松很融洽。但就在这时,美方一个在场人员的口袋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响。他把手放进衣服口袋里摆弄几下,却依然无法使声音停止,只得无奈地从口袋里把发出声响的东西拿了出来。原来,他在衣服的口袋里悄悄地装了一个微型录音机。也许是带子到头了,或出了什么故障,所以发出了声响。 偷偷摸摸地录音这种行为,毛主席历来是反感的,但此番哲学泛论也没什么密不可宣的内容,美国人已经非常狼狈了,他也就失去了再加揶揄的兴致,便大度地继续着原来的话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雪后游长城 2月23日晚,周总理陪同尼克松一行在首都体育馆观看了由国家体委组织的体育表演。就在看表演的时候,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而且越来越大。按预定的活动日程,翌日的上午是尼克松一行游览长城、定陵。 当体育馆活动结束,已经很晚了,周总理指示:不管想什么办法,明天还是按原定日程行动。他告知有关负责人当晚到八达岭沿途实地看看,并议定采取什么措施。 勘察人员返回城里,报经周总理同意,采取发动群众的办法,紧急动员了几十部洒水车,路面分段包干,连夜对次日游览要经过的路段,进行喷洒盐水和清理工作。同时还安排人力,对登长城的步行道上的积雪,也进行了清扫。 24日上午8时,参观游览的车队出钓鱼台国宾馆北门,按照预定的路线奔八达岭而去。沿途整个路面,已经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冰雪。但公路两侧的原野,却依然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这一招,使尼克松的随行记者和特工人员,大为惊诧,赞叹不已。 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2月24日在北京发表了尼克松总统在游览长城时的谈话。他说:“我的希望是,在今后,也许是作为我们这次访问所作出的开端的结果,许许多多的美国人,特别是十分喜欢旅行的美国青年,将能有机会来到这里,就像我今天同夫人和我们一行其他人来到这里一样。我希望他们能看到这一城墙,能像我一样地回想这一伟大人民的历史。”他在这番谈话中,最后还带有浓重感情地说:“我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会有机会到这里来。” (作者为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8341部队原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