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毛主席巧设空城计

2013-11-1 15:0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34| 评论: 0|原作者: 文 / 湖北 方宪生

摘要: 1935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一再发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拯救民族危亡。可是,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要求,强令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于1936年大举向陕甘宁边区进 ...


1935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一再发出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拯救民族危亡。可是,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要求,强令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于1936年大举向陕甘宁边区进攻。红军不愿中国人自相残杀,便主动退让。东北军却得寸进尺,不断向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逼近。毛主席看到东北军在蒋介石的欺骗下盲目行动,不能再让他们糊里糊涂打下去了,决定想个办法教育他们一下,使他们明白大义,掉转枪口抗日。毛主席胸有成竹,作了周密的部署,严阵以待东北军的到来。

东北军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向瓦窑堡挺进,一路上竟没有遭到一点抵抗,洋洋得意,以为红军怕他们,早已望风逃跑。东北军的先头部队冲到堡前,只见并无红军防守,城门也未关闭,枪炮之声全无,一片安闲景象。

士兵们满腹狐疑,害怕中了埋伏,不敢前进。等了好久,仍不见动静。有几个大胆的士兵悄悄地走到瓦窑堡城门口,一看更加诧异了。原来堡内也是一片沉寂。《三国演义》里写的“空城计”,还有诸葛亮单独在城头上弹琴,这个城头上却连个人影也没有,难道真是一座空城吗?

士兵们又等了一会,还是不见有什么动静,便在瓦窑堡城门口徘徊起来。有几个识字的人忽然发现城门上原有的“瓦窑堡”三个大字,被一张书有“山海关”三个醒目大字的白纸糊住,城门的两侧还贴有一副对联:

此是他乡非故乡

莫将友军当敌军

东北军先头部队见到模拟的“山海关”关门和这副对联,想到千里之外沦陷的家乡,心里很不是滋味。接着,后续部队到了,问明情况,心情也一样沉重。队伍走进瓦窑堡的城门,又看到一个大照壁上贴着“告东北军书”,讲的是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要枪口一致对外,团结起来共同抗日,赶走日本鬼子。特别奉劝东北军不要听信蒋介石的鬼话,不抗日,丢掉国土,还跑到陕北来打共产党和红军,做蠢事。

东北军的官兵们细细想想,共产党讲得也确有道理。正在这时,忽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嘹亮的救亡歌曲,使东北军将士们很受感动。正当他们悔恨交加的时候,又传来了亲切的喊话:“东北军兄弟们,快到广场上来,参加我们的欢迎大会!”

东北军士兵们不由自主地走向广场,红军士兵们热情接待,并在欢迎大会上反复宣讲国内外形势,分析了共产党和蒋介石的不同主张,说东北军的士兵和红军战士都是贫穷的受苦人,为什么要自己打自己呢?在红军战士们热情邀请下,东北军弟兄们住了下来,跟红军一同吃饭,一同学习、训练,一块参加文娱活动,并表示将来要一同上战场抗日杀敌。东北军弟兄们虽然在瓦窑堡只住了短短几天,可是却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学会了不少救亡歌曲,与红军处得非常融洽,像亲兄弟一样,简直不想分开了。

临别时,红军又召开了盛大的欢送会,还杀鸡杀鸭、宰猪宰羊,和东北军官兵会餐,然后敲锣打鼓,列队欢送。东北军人人激动,个个感谢。他们回到西安,成为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最好的义务宣传队。从此,东北军、西北军再也不愿意去打共产党和红军了。

这就是毛主席巧设的空城计。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