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公安局东风派出所教导员兼社区民警王成女从警26年,没有刀光剑影、勇斗凶犯的惊险场面,更没有叱咤风云、一鸣惊人的骄人业绩,每天所做的,都是些琐碎的、平常的小事。但她却甘于平凡,乐做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做好做活,把自己的一腔爱民情怀,倾注到每一件小事上,温暖到群众的心坎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2年5月,她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受到公安部表彰。 夜送一面锦旗 “排忧解难奉献真爱” 农村长大的王成女,从小对警察就有着一份敬仰。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警察学校。第一次穿上警服那一天,她激动不已,特地跑到照相馆美美地照了一张相。瞧着照片,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对得起这一身警服!她给自己“约法四章”:“无论生人熟人,在接待上要热情一点,说话和气一点,笑容多一点,办事快一点。” 王成女是这样说的,也实实在在是这样做的。17年户籍警,她办理身份证20余万份,迁移户口10余万人,撤组转户等农转非户口3万余份,办理居民户籍项目变更1万余人,从未发生过一起差错和一起投诉,被人称为户籍“活资料”;治安综合中队6年,只有她一人顶班,1个人的中队工作样样领先;社区民警3年多,社区无人不识君。尤其是她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让很多人难以忘怀。 去年11月初,浙江省椒江县农民陈辉的女儿,因私会网友离家出走,一个多月杳无音讯,家人急得到处寻找,跑了许多地方,打听了不少人,方知在江苏省阜宁县。陈辉夫妇千里迢迢来阜宁寻女,数日过去,仍无着落。夫妻俩焦急万分,当得知东风派出所教导员王成女是个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的好民警时,如获救星,慕名找上门来。 王成女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仔细询问相关情况,可陈辉却提供不了多少信息,更不知道女儿网友的姓名。茫茫人海,何处去寻?王成女不畏难,凭着多年的从警经验,她清楚陈女来阜宁势必要住宾馆酒店,要有身份证方可入住,便让陈辉提供女儿的身份证号码。那么长的号码,陈辉哪里记得清?王成女便电话联系椒江当地派出所,终于查到。接着,她又通过县公安大平台,掌握了陈女在阜宁所住的宾馆,还发现了与其同住的人的信息,再仔细一查,此人就是陈女的阜宁女网友,找到了网友,事情就好办了。 那天晚上,王成女带着陈辉夫妇来到某宾馆,当看到多日不见的女儿时,老夫妻俩激动万分,一家三口紧紧抱住,哭成一团。 为表达谢意,陈辉要请王成女吃饭,还要赠送礼金,被一一谢绝。无奈之下,陈辉决定送面锦旗。因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回椒江,便连晚让锦旗店赶制。这天晚上10时多,正在派出所值班的王成女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陈辉,手捧一面绣有“排忧解难,奉献真爱”的锦旗。 像这类的锦旗,王成女收有多面,而她收到更多的则是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谢! 前不久的一天,阜城镇居民刘大妈带着20多岁的女儿,来到王成女的办公室,说是女儿很快就要结婚了,要申报户口。快要结婚的人了,咋才想起来报户口?王成女感到奇怪,细问方知原委:刘大妈因个人情况特殊,生下女儿不久,就托付给新盛街一位叫陆寿英的远房亲戚抚养。陆寿英年纪较大,家庭经济条件又差,能将小孩养活养大实属不易,压根儿就没想到给其申报户口。孩子没上过学,5岁就被送到县杂技团学艺,成年后又离开杂技团外出打工,如今到了结婚年龄,方知户口的重要:没户口难领结婚证;没户口有了小孩将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刘大妈得知这许多厉害关系,如梦初醒,焦急万分。 报户口非同儿戏,按户籍管理规定,要提供出生证及父母的结婚证等一系列证件,可刘大妈一证也拿不出。再深入了解,刘大妈的户籍还不属东风派出所管辖,而是在光明派出所,报户口难度又那么大,按说王成女完全可以一推了之,但看到刘大妈那副焦急的样子,她的心软了,决定为其解难。 王成女迈开双脚,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先找陆寿英,打听多人,辗转来到陆家,得知陆早已去世,其夫年过8旬,重病卧床,不能言语。她便询问邻居,邻居告知,是看到有个小女孩在陆寿英家长大,也见过其母来送东西,但不知是咋回事。这条线索还不能证明女孩就是刘大妈的女儿。 据刘大妈介绍,女儿在县杂技团呆过,王成女又来到县杂技团求证。杂技团经常赴外地演出,再加上了解内情的人又常不在,先后跑了6趟,才将情况弄清楚,形成一份证据材料,上报县公安局户政中队。同时,王成女又与光明派出所联系,说明情况,很快使刘女报上了户口,并顺利地结婚成家。刘大妈对王成女感激不已,口中不住念佛:“我可碰上活菩萨了!” 走路一步一挪 病痛中演绎人间爱 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过度劳累,王成女的免疫力下降。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王成女曾经卧床3月,浑身关节疼痛,备受煎熬。然而,让她更觉煎熬的是不能工作。不穿心爱的警服,离开钟爱的岗位,对她这个视工作如生命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什么滋味!王成女暗下决心,与其痛苦着流泪,不如忍着泪水坚强地站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有点好转之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要求上班了。 2010年初,已是东风派出所教导员的王成女,又兼任了兴阜社区民警。兴阜社区是个大社区,有9000多人口,居民们经常看到一位身穿警服、两腿行动不便,走路几乎一步一挪的女民警在社区慢慢走动,或找人了解情况,或慰问困难家庭,巡逻防控不懈怠,社区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她那蹒跚的足迹,洒遍了她的情和爱。 兴阜社区有个“王成女警务室”,警务室以人名取名,这在盐城乃至江苏全省尚不多见,这都是因为王成女有突出的爱的奉献。就说这小小的警务室吧,王成女的定位是:“做联系群众的便民点、连心桥、知心屋;一切工作围绕着亲民、爱民、便民、利民展开。”居民们有什么烦恼事,都喜欢找王成女倾诉,有什么治安情况,都要到警务室反映。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四的晚上,兴阜社区居民许彬(化名)和李全(化名)怒气冲冲地来到警务室找王成女评理。许彬冲着李全吼道:“如果再不将欠的6万元钱还了,我让你姓李的全家过不成年!”王成女给二人倒上热茶,并要许彬先消消气,有话慢慢说。 原来,李全借许彬6万元钱做生意,没想到生意没做成,欠的债也无法还。向父母讨要,父母却不愿替儿子还这笔债。李全无法,就这么拖着。王成女当即进行调解,谈到夜间11时,还未见成效。她便来个冷处理,让二人先回去,另想办法。 调解中,王成女听说李全有个舅舅在县某机关工作,在李家说话有份量,何不利用一下。第二天一早,她就赶到到某机关,搬来舅舅这个救兵,做李全父母的思想工作。李全的父母终于同意先替儿子还款4万,剩下的要与许彬签订分期还款协议。 调解有了转机。为了更圆满,王成女约许彬当天下午就去李家,谈签协议问题。临出发时,王成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突然发作了,一步也不能行走。同事要用警车送,她摇头说:“警车要出警呢,我坐三轮车最好!”就这样,民警小周将她扶上三轮车赶到李家。这时,讨债心切的许彬已提前赶到了李家的楼梯口,他看到王成女慢慢地从三轮车上下来,一步一挪,十分艰难地向前进,每爬一层楼梯,都是那样的吃力,外面零下6度的天气,额头上却流出了汗水,爬上3楼整整用了10分钟。许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不能再给王警官添麻烦了,本来打算让李全一次性还清债务的他,终于同意签订分期还款的协议。爱能融冰,一件矛盾纠纷就这样化解了。 王成女真诚的爱,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许多居民主动向她提供影响社会治安的苗头和案件线索,将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破获多起入室盗窃案件。自担任兴阜社区民警后,这里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30%,治安案件下降了22%。 系上一条围巾 贫家女儿难忘母爱 2013年春节前的一天,王成女正在家里忙活,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妈妈”的叫声,她还以为在南京工作的儿子回来了。开门一看,不是儿子,而是硕集镇女青年秦玲玲。玲玲一把抱住她,连叫几声“妈”,说给妈拜早年来了,接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条十分好看的围巾,系在王成女的脖子上,并将其拉到镜前,问道:“妈,您瞧瞧好看么?” 王成女只有一个儿子,哪来这么个女儿?欲知此事的根根梢梢,还得从头说起。 那是10年前的事,阜宁县妇联在全县妇女中开展了“爱心妈妈助春蕾”的活动,王成女积极响应,结识了硕集镇张单村在县职教中心读书的女孩秦玲玲。秦玲玲当时只有15岁,父亲患癌症去世,母亲遭到沉重打击,致使精神不太正常,再加上弟弟也在读书,家庭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自此,王成女便做起了秦玲玲的“爱心妈妈”,一次又一次地送来柔情母爱,年节送钱物,天冷送寒衣,秦玲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更让她难以忘怀的是,王成女多次去其就读的职教中心协调,解决缴纳学杂费的困难,3年间共为其减免了学杂费用8000余元;与镇政府及民政部门协调,为秦母和弟弟落实了低保;暑假期间,又帮助秦玲玲联系用工单位,让其勤工俭学,养成自食其力的好习惯;每逢农忙及春节,以购买化肥、送压岁钱等名义进行资助,王成女自掏腰包,资助秦家计人民币8000余元。 王成女的热心帮助不仅使秦家走出了困境,她的挚爱关怀又成了秦玲玲奋发向上的动力。职校毕业后,她经过一番努力又考上了盐城师范学院,毕业后到上海发展,有了收入颇丰的工作,还找了个称心如意的对象。吃水不忘挖井人,秦玲玲始终忘不了王警官,心里时时装着这个“爱心妈妈”,视其为亲妈妈 ,10年来联系不断,都长成大姑娘了,还一口一个“妈妈”叫得亲热。 王成女的爱在延伸,在发酵。这些年来,很多困难群众的都感受到了她的挚爱,体会到了她的温暖。 身患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王成女,治疗花去不少钱,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赡养父母和养育儿子,花费也颇多,但资助困难群众,她却毫不吝啬。这些年,她用自己的部分工资,组织上给的慰问金和奖金,先后资助11名贫困孩子上学读书,帮助5家贫困户渡过难关,帮助11个失足人员找到就业岗位,累计支付爱心款6万多元。
几拒一份“心意” 不图回报真诚示爱 去年8月的一天,王成女来到兴阜社区的“王成女警务室”刚坐下,就来了一位年约70多岁的老大爷,说是要为孙子申报出生户口,但又没有相关证件。没证件就不好报户口,老大爷顿时急出了一头汗。王成女安慰老大爷别着急,先把没证件的原因说清楚。 老大爷姓刘,是兴阜社区的居民。前些年,儿子在外地打工期间,结识了一名四川女子,未婚先孕生下了孙子刘昊宇。后来四川女出走不知去向,小昊宇就由刘大爷老夫妻俩抚养,他爸继续在外打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昊宇就到了上学年龄,可户口还未报上。没户口就意味着上不了学,刘大爷这才着了急,匆匆赶来申报户口。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尽管没有证件在手,但孩子的户口总得要报。王成女一边安慰刘大爷,一边向上级业务部门请示,并与社区、卫生等部门协调,不到3天时间,就为小昊宇报上了户口。 解了难题,了却一桩心事,刘大爷十分感谢王成女,总想表示一下心意。可人家王警官请吃不到、送钱不要,咋办呢?他听说王警官患过类风湿关节炎,身体虚弱,需要补养,顿时有了主意。他发挥自己会钓鱼的专长,到乡下老家的野沟野塘里钓了几斤野生黄鳝,让老伴送来,说是大补,定要王成女收下。可王成女偏偏坚辞不受,情急之下,老奶奶丢下黄鳝扭头就走。由于天气炎热,待王成女打听到刘大爷家住址,准备送还的时候,黄鳝都死了,只得扔掉。刘大爷听说后觉得未遂心意,总觉不安,又下乡钓黄鳝,剔去小的,留下几斤大的,亲自送到东风派出所,结果仍被王成女拒收。 一份送不出的“心意”,印证了王成女做人原则,多做好事,不图回报;只求奉献,不图索取。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王成女才能廉洁从警。 王成女咬定小事不放松,一心一意献真情。用社区居民的话说,她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我们天天看到,可就是数不清。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王成女收获的是一串串荣誉:她先后45次受到县以上组织的表彰奖励;被评为省劳模;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并记个人一等功;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