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苟晶反映被冒名顶替上学事件,在山东各方面的努力下,于7月初公布调查结果。结果发现,苟晶自己所说的一些内容与调查事实不符。比如并未像她所说的那样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成绩也并非如她说得那么好。调查结果公布后,很多网友回过头来骂苟晶撒谎,消费了公众感情。但也有不少人继续支持她,认为她夸大其词是唯一可能达到效果的维权方式。 求助者为了获得关注,部分撒谎或者隐瞒实情在网络上很常见。比如前一阵的“虎子风波”,虎子是个视频网站的用户,他的视频中自称是一个 36 岁的肺癌晚期患者,父亲和母亲都疾病缠身,家里还欠着几十万外债,博得众多网友的一片同情,纷纷留言打赏。结果被网友发现实际上虎子有车有房。事后医院证实,虎子确实为癌症晚期患者。虎子自己也澄清,他所谓的“豪宅”,是一套2007年前买的八十平米的二手房,宝马车也是生病前贷款买的,是最便宜的一款总价20万出头。对虎子的澄清,有网友并不买账,认为他确实撒谎了,是靠卖惨来欺骗别人牟利。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如果因为求助者某些瑕疵,否定他们求助的正当性,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这未免太过残忍。” 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要想获得关注,需要有爆点,一些求助者便部分撒谎造势,以求被大众关注到,对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看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