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天时、地利、人和与长寿

2013-10-7 20:3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05| 评论: 0|原作者: 文 / 湖北 叶水胡

摘要: 古往今来,“天时、地利、人和”是兵家胜败的重要因素。“曹操占天时、孙权据地利、刘备贵人和”的三国故事,脍炙人口。三者与长寿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天时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过程,都有内因、外因,尤 ...


古往今来,“天时、地利、人和”是兵家胜败的重要因素。“曹操占天时、孙权据地利、刘备贵人和”的三国故事,脍炙人口。三者与长寿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天时 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过程,都有内因、外因,尤其是内因。现代遗传学认为,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一切生物的寿命长短,因种而异。同种不同个体,也表现出差异。这不妨看作“天时”在起作用。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寿命长短不齐。乔木可生存数十年、数百年以至数千年。我国就有唐槐汉柏。动物的寿命差别更大,蜉蝣生物只生朝夕,而龟鹤能长命千百岁。人,“天时”(内因)规定的寿命是多少呢?按科学的计算法之一,即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若按其性成熟期的8~10倍去推算,人类的天然寿限应当是110~150岁。

近年研究表明,寿命与遗传有关。统计学指出,父母高寿,子女的寿命也会不低。遗传基因如何控制寿命的机理尚不清楚。一个人出生后,寿命由生物钟控制。人体约有100万亿个体细胞,每个个体细胞都包含着控制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但各有分工。生物钟这群细胞,组成控制寿命的“器官”。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经对猴脑的长期研究,已成功地标出了人脑生物钟的坐标:位于两条视神经交叉点的上方,约有2万个细胞,总面积为四分之一毫米。他们说,这是两台生物钟中的一台。虽然只发现一台,但我们毕竟看到了可以调节生物钟,从根本上突破天然寿限的第一抹曙光。

地利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生物的实际寿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寿命而言,“地利”可理解为适于人和其他生物繁衍生息的美好自然环境。

生命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也是自然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长在黄河流域、华东、江浙一带的棉花,是一年生草本,而同一种棉花,栽培于华南、云南,则延长为多年生,再向南移向热带地,一年生的棉花可变为大树。可见,由天时给棉花的寿命,因自然环境不同而表现差异。同理,人类的天然寿限虽基本一致,但由于生活在地球的不同经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候条件,实际寿命也不同。

自然环境可概括为气候环境、地理环境。人要健康长寿,和其他生物一样,不能违背和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祖国医学《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学说”,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生态学之先驱。热带的人,生长发育快,寿命相对短;寒带的人,生长发育慢,寿命相对长;温带的人则居中。生物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配合四时变化。人靠生理功能的调节,体现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统一,这就是祖国医学四时摄生的理论基础。

就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全世界有6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中国有三个。它们是江苏如皋、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石山绵延、环境幽静,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人口分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步行爬山,经常运动,以低脂肪低蛋白的自然食物为生,摄入的维生素多,而有害元素少。只要我们加强长寿地区各种因素的研究,积极消除各种不利于生态平衡的条件,相信我们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美好。

人和 人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集中反映在人和人的关系上。每个人依感受不同,而有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从而影响肌体的生存。所谓“人和”就是善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使自己和别人都感到人生的情趣,这样更有益于延年益寿。

长寿首先属于生活的强者。人生之路荆棘丛生,事业的坎坷,疾病的侵袭,失恋的刺激,家庭的悲欢……谁都有意志消沉,精神软弱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能消沉,要奋起抗争,坚定生活的信心。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精神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形神合一”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肌体和精神是统一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已被现代医学所证明。有人统计过性格、情绪与疾病间的相关性。以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而论,易激动急躁、对人对己过苛、喜怒哀乐无常无节的人,发病率为77.3%;谨慎稳定、善于自制的人,发病率为25%;聪明活泼、开朗坦荡、愉快乐观的人,发病率为26.7%。喜、怒、哀、乐等都由大脑来管理。如何使大脑抗衰延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从不同的方面对人的健康与寿命起着作用。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