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让父亲感到“被需要”,演员蒋雯丽的孝亲行为很暖心

2013-9-30 16:3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758| 评论: 0|原作者: 幼 心

摘要: 2013年6月,著名电影演员蒋雯丽主演的情感大戏《娘要嫁人》在北京、上海等地4家卫视热播,她扮演的女一号“齐之芳”受到热捧。蒋雯丽是公认的孝女,在她父亲晚年感觉孤独寂寞的时候,她的孝行让老人深深感到“被需要 ...

 

 2013年6月,著名电影演员蒋雯丽主演的情感大戏《娘要嫁人》在北京、上海等地4家卫视热播,她扮演的女一号“齐之芳”受到热捧。蒋雯丽是公认的孝女,在她父亲晚年感觉孤独寂寞的时候,她的孝行让老人深深感到“被需要”,进而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由此,他也找到了涓涓不息的快乐源泉。


父亲晚年孤独孝女心生牵挂


 蒋雯丽的父亲蒋培基退休前是名机械工程师,他发明的立式砂轮外圆整形机获得过国家专利。蒋雯丽是家中的满女,她和大姐蒋雯娟在北京工作,二姐定居合肥。三姐妹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平时都忙忙碌碌,无暇回家看望父母。蒋培基老两口不愿给女儿添麻烦,退休后两人住在安徽蚌埠。

 2011年正月初二,蒋雯丽一家回蚌埠给父母拜年。晚饭后蒋雯丽陪父母围炉烤火拉家常,她几次将客厅防盗门关上,总被父亲一次一次打开。蒋雯丽很纳闷,好奇地问父亲:“爸,大冬天的,你怎么老打开门?”蒋培基笑笑说:“今天就要敞开门,让左邻右舍都知道,我女儿一家从北京赶来陪我过年了。”蒋雯丽觉得父亲说话像小孩子赌气一样,颇不以为然。这时,她的母亲说话了:“平时就我和你爸在家,双休日节假日什么的,你爸就将客厅防盗门关得严严实实,生怕邻居看到我们老两口孤孤单单。”

 听完母亲的话,蒋雯丽的眼睛湿润了,都说人老了孤独与寂寞为伴,原来这份寂寞让父亲感到如此惆怅和失落。如果自己经常回家陪伴父母,父亲何至于大冬天宁可挨冻也要敞开房门?蒋雯丽将棉衣披在父亲身上,歉疚地说:“爸,我和姐姐以后会经常回家看您,让家里的房门经常打开。”

 返回北京后,蒋雯丽跟两个姐姐述说了父母倍感孤独的情况。父母的孤独是儿女心中的痛。三姐妹商量后达成一致:蒋雯丽自由支配时间有限,每隔两个月回一趟蚌埠,大姐、二姐时间空闲一点,每个月回一趟蚌埠。女儿经常陪伴在身边,蒋培基享受着天伦之乐,感到无比快乐。

 蒋培基一生乐善好施。2005年,蒋雯丽出资40万元在安徽安庆市宿松县和贵州凯里市丹寨县,以父亲的名义捐建了两所培基希望小学,希望父亲能出门到上述两地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开阔心胸,愉悦身心,让自己的晚年过得充实。


聘父亲做“家庭顾问”别样的孝行也留人


 这天晚上,蒋雯丽跟父母商量,想请两老随她到北京生活。蒋培基和老伴不忍心3个女儿来回奔波,同意到满女蒋雯丽家去住一段时间。

 蒋培基是个传统老人,在蚌埠生活了大半辈子,陡然来到女儿家,心理多少有些不适应。看到女儿女婿平时都很忙,这会为了照顾自己,明显放慢了事业的脚步,令他心里颇感不安。这年8月,蒋培基悄悄对女儿说:“我和你妈来北京3个多月了,该回安徽了。”蒋雯丽有些不高兴:“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你和妈都老了,就住在北京终老。”蒋培基固执地解释说:“你不理解我和你妈妈的心,我们是觉得住在蚌埠舒心。”父亲不是盼望与女儿在一起吗?好不容易团聚了,又老吵着要回老家,这让蒋雯丽费解。

 夜里等父母休息后,蒋雯丽跟先生顾长卫提起了两老欲回蚌埠的事:“爸不知怎么了,越老越琢磨不透,这几天总闹着要回去。”顾长卫比蒋雯丽大8岁,看事情要全面些。他理解岳父的心思:女儿女婿虽然很孝顺,但潜意识里老人还是很难真正融入这个家庭,在一起生活得再久,心里也总有种做客的感觉。

 顾长卫的一席话让蒋雯丽茅塞顿开,她觉得自己平时待父母太“客气”了,这才让两老感到不自在。这年9月的一天,蒋雯丽从柜子里翻出水卡和电卡交给父亲,说:“爸,我和长卫都很忙,没有时间跑银行,今天请您帮我们去交一下水电费吧。”蒋培基对女儿的“相求”十分高兴,马上作了答应。下午,蒋雯丽从中央戏剧学院授课回家,蒋培基高兴地对女儿说:“我上午排了3个小时长队,买了60吨水,800度电。”蒋雯丽听后表扬父亲说:“爸,您辛苦了,以后家里买水买电这事儿都交给您了。”蒋培基被女儿看重,觉得自己还不老,很乐意为家人多发挥点“余热”。

 这件小事让蒋雯丽觉得,父母年纪大了,除了精心照顾他们外,还要让他们觉得“被需要”,这样老人才会感到开心。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蒋雯丽给父亲戴“高帽子”:“爸,您阅历丰富,见识又广,为人处世也有一套,我和长卫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想聘您做‘家庭顾问’,您看如何?”一开始蒋培基以为女儿是逗自己开心,看女儿认真地在等着自己表态,便笑呵呵地说:“退休前我就兼任两家公司的顾问,做你们的‘家庭顾问’绝对够格。”

当个称职的“家庭顾问”,站在女儿女婿身后当后盾


 蒋培基虽然是个70多岁的老人,但他脑子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为了当好女儿女婿的“家庭顾问”,他坚持每天收看电视里的心理访谈、养生保健、普法剧场、金牌调解等知识类节目,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说话办事不落伍。不仅如此,他还很喜欢读书看报,从书本上汲取知识营养。

 蒋雯丽的儿子顾和和痴迷上网,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书房玩电游。久而久之,顾和和的视力下降了,成绩也受到影响,蒋雯丽倍感焦急,时常呵斥儿子。蒋培基充分发挥“家庭顾问”的作用,劝慰女儿说:“孩子玩电游很正常,你也不要太着急,把和和交给我吧。”蒋培基发现和和玩的是一种篮球游戏,心里有底了,他除了陪和和看NBA和CBA比赛外,还经常跟和和讲NBA球星的逸闻趣事,鼓励他学会打篮球。一段时间后,顾和和的兴趣转移了,课余时间打篮球代替了上网玩游戏,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也比先前好了许多,这让蒋雯丽对父亲很是刮目相看。

 一次,蒋雯丽和顾长卫在怀柔拍戏,蒋培基和老伴带着和和去探班。原以为拍戏很风光,谁知女儿女婿为了工作,累得都快趴下了。他们早上6点开机,晚上10点才收工,上趟厕所也像打仗一样。蒋培基看到女儿女婿挣钱不容易,回到北京后就不再同意女儿给自己发顾问费了,相反,却用女儿以前发的顾问费和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了7天理财产品和国债送给女儿。他对蒋雯丽说:“我和你妈没有大的开销,不缺钱花,我买的这些国债都给你们。”蒋雯丽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和体谅,心里倍感温暖。

 蒋培基曾经在新疆工作了10多年,对家里照顾很少,蒋雯丽的母亲一个人带大3个女儿,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搭帮姥爷帮忙照顾。2012年2月,蒋雯丽动笔写自传,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与姥爷相处的点点滴滴。蒋培基对岳父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以及帮助带大女儿付出的心力都很了解,他帮助女儿回忆,还两次陪同女儿返回蚌埠收集素材,探访姥爷住过的宅子……

 2013年7月,蒋雯丽撰写的《姥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好评。她真诚地向父亲表达感谢,蒋培基却把这事看得很淡。他说:“我这个‘家庭顾问’不能徒有虚名,做点分内之事不用感谢。”这些年,蒋雯丽担纲主演了《幸福来敲门》《娘要嫁人》等一系列热播影视剧,“军功章有父亲的一半,荣誉也应和父亲共享!”她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