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侠肝义胆铸春秋——张家界鬼谷神功        

2013-9-30 16:3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569| 评论: 0|原作者: 赵海燕

摘要: 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德“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现场,因为一件宝贝的出现沸腾了——它拍出了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 ...

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德“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现场,因为一件宝贝的出现沸腾了——它拍出了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宝贝,是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罐上的画,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奇人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坐着虎豹拉的车,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鬼谷子(前400~前313),名王诩,又名王禅,长于修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据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张仪均为鬼谷子学生。一般认为他是卫国(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人,但也有人认为他为楚人,即楚王白公胜,是张家界人。

被誉为千古奇人的鬼谷子与神秘的张家界的渊源确实很深。张家界天门山至今有鬼谷洞,《永定县志》载:“鬼谷洞……石室幽邃,下有清流,相传鬼谷子在此学《易》,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现代人探险访古洞,还发现了形似鬼谷子头像的石壁画。《鬼谷下山图》的那个“山”,就是他隐居学《易》的天门山。据说他就是在天门山创立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在洞内藏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

鬼谷神功,是鬼谷子给张家界留下的一笔独特财富,植根于湘西土家族地区。内容包括硬气功、武术和拳术,以硬气功为主。因为主要流传于“硬气功之乡”大庸一带,又称为“大庸硬气功”。硬气功的特色就在于“硬”,以柔弱之身,抗击坚硬之物,挑战着人体极限。

早期的鬼谷神功重在实战。如清朝同治年间,镇守台湾的总兵刘明灯将军自幼苦练,死后其碑文上还有“幼奂奇气,臂力过人”的记述。人们为了抗击压迫或侵略,需要徒手执武器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其中“一啄雕”、“铁牛耕地”、“八卦掌”、“腾空定身”、“臀风”、“乌云锤”、“天门轻功”、“千斤锤”、“五雷掌”、“铁扫腿”、“金刚指”等上百种,都是实战硬功。这些功夫招式的名称听起来都充满强大力量。

到了近代,因为不需要人肉相搏的战争了,鬼谷神功在保持健身养生功能的基础上,开始走上舞台表演,成为一门表演观赏艺术。例如,腹卧钢叉、钉床破石、赤身击棍、单指钻砖、手砍顽石、银枪刺喉、头顶碎砖、汽车碾身等,令人惊险叫绝。解放后最先斩露头角的土家拳师赵继书,曾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其表演引起轰动。

鬼谷神功的第一代传人已不可稽考。史书记载较早的是,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张家界充县(含今永定、桑植、慈利、石门、临澧等区县)的土家族少年英雄相单程,上天门山(当时称壶头山)学鬼谷神功。同时代的土家族农民起义军首领覃儿健、谭戎、陈从等,都曾先后上山习练鬼谷神功。强悍的土家勇士,无畏地挺身向朝廷宣战。此后有北宋的田承满、元末明初的覃垕、向大坤(即“向王天子”)等传人出现。

正式确立鬼谷神功的传承谱系已是乾隆时期,来自永定三岔的朱茂岭被公认为传承祖师。比较关键的传承者是稍后的余道人(又名余世万)。此人天生习武奇才,将神功发展到顶峰。余的高徒之一张慈宝还曾在山东设擂台比武独占鳌头,名扬天下。其时有名的鬼谷传人还有伍七、席大成、王正道等豪杰,后两人皆为官至总兵的抗击外国侵略的将领。

清末民初鬼谷神功的代表人物有刘盘铭(硬功拳王)、庹仕谋(湘鄂古道镖王)、汤子模(国民党上将)、周铁鞭(湘西三杰之一)等侠士好汉。最被人称道的是一代武师杜心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贺龙元帅也是鬼谷神功门中人。鬼谷神功,练出的不只是钢筋铁骨,更有侠肝义胆。

“桃花流水去飘然,笑入云深访洞天。隐逸流多埋姓宇,纵横术竟出神仙。”(清·罗福海《鬼谷洞》)天门山上,岚气蒸腾,古洞幽深,已无奇人修道,不复刀光剑影,只留下响瀑飞泉,云卷云舒,留下一部侠义春秋史。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