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陶仲为:关于咳嗽的那些事儿

2019-11-22 17:06|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697| 评论: 0

摘要: 周一联系陶教授想要采访,他正在坐诊。94岁高龄了还在坐诊?记者不禁惊讶。“不去怎么行,人家远道前来找我看病,就是一份信任,我现在身体还好,70年的临床经验来源于人民,丢之可惜。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得过去。 ...


 

周一联系陶教授想要采访,他正在坐诊。

94岁高龄了还在坐诊?记者不禁惊讶。“不去怎么行,人家远道前来找我看病,就是一份信任,我现在身体还好,70年的临床经验来源于人民,丢之可惜。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得过去。”陶教授平淡地说道。

从省立医院呼吸内科的创立,到编纂出国内第一部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著作,再到荣获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陶教授早已是业界公认的权威专家。但他依旧奋战在呼吸专科一线,不厌其烦地解决各种“小”问题。

“大问题都是小问题的积累,从源头上把小问题解决了,还有那么多复杂的大问题吗?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做的医学科普也正是如此。”

陶教授的一番话打消了记者担心所问的问题太“小儿科”的顾虑。

那咱就从最常见的“咳嗽”说起——

咳!是时候亮出身份了

“咳嗽”可以说是人类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陶教授说,门诊患者约有三分之一是因咳嗽来看病的,进入秋冬季节更多。在遭遇咳嗽时,大家最常联想到的就是得了感冒或气管炎。甚至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咳嗽本身就是“病”

实际上,咳嗽有多种身份。首先它是一种人体保护性的反射行为,即生理性咳嗽。它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以利外界空气吸入肺内,进行新陈代谢的应用。

这种有益的生理功能,是由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来完成的。

其次,当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不正常,也会引起咳嗽,即病理性咳嗽。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每年病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支气管壁粘膜充血、水肿、肥厚,管腔缩窄,支气管上皮脱落或细胞变形,腺体增生、肥大等结构不正常,则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排出受阻功能异常,而引起频繁咳嗽。这种病理性咳嗽的病因较多,需按病因治疗。

咳嗽还分干和湿。“干咳”是指咳嗽无痰或痰极少,不易排出的表现,大多干咳患者往往伴有咽喉部瘙痒(咽粘膜受刺激)视诊可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扩张、潮红等急性咽炎等征象,或为粘膜暗红,肥厚的慢性咽炎征象咽炎常由感染性病原或理化刺激性气体、粉尘、变态反应原引起。

干咳有一个特点是:咽部粘膜越干燥,越易咳嗽。如果这时候能有一个“湿化”(鼻吸热蒸汽,避免烫伤),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现在一些人也在用加湿器,但加湿器的水如果是凉的,对干咳或有痰不易咳出的病情不仅没有好处,还有一些坏处:一是水温凉对咽粘膜刺激,可加重咳嗽;二是水温低则湿化痰液的能力不足,水温较高则不同。

“湿咳”是指痰液增多的咳嗽。如化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溃疡等,常是以化脓菌引起,咳嗽痰需进行影像检查。排出痰液可缓解咳嗽并有利于感染的吸收和修复。

有人习惯在咳嗽时拍打患者后背,希望用拍打致痰液松动,帮助患者排出咳痰。对此陶教授解释,巴甫洛夫学说里的有一个词叫大脑皮层的“负诱导”,就是咳嗽给大脑皮层带来一个兴奋灶,这时候如果在身体其他部位给与刺激,即建立新的兴奋灶,继续拍打后背,致新兴奋灶不断扩大,掩盖咳嗽的兴奋灶,咳嗽会减轻。

还有人说体位不同,咳嗽程度不同?陶教授解释说,人体的植物神经主要有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躺下的时候,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容易产生咳嗽。站立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舒张,不容易咳嗽。确实体位有一定的影响。

重视咳嗽带来的疾病信号

咳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除了细致的问病史和查体外,最常用的是胸部影像检查,检查肺部有没有病灶,比如肺结核、肿瘤和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病变等。

所以,早些明确诊断则可早一些治疗,疾病早期大多是可逆的,如急性支气管炎能治愈,而慢性支气管炎是不可逆的病变,甚至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

患者知道和认识可逆或不可逆疾病,对大多数患者思想上来讲是有益的,对可逆性疾病则尽量治愈,不留后遗症。对不可逆疾病则不以治愈为目的,是以缓解或减轻临床表现(症状)为目的,不宜要求治愈,否则造成有害的过度治疗。

对此陶教授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病例:我曾在门诊遇到一位支气管扩张7年多的患者,每次感冒后病情加重时,要求医生用庆大霉素,患者总觉得庆大霉素疗效较好,但由于长期反复用,药物毒性逐渐造成肾脏损坏和肾功能不全,结果是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仍存在,又多了肾损伤和听力减退。如果医生能及时调换对肾脏无损害的抗生素并告知疾病的可逆和不可逆,则患者会安心地正确治疗,不会造成过度治疗,既能保持病情相对平稳,又能避免药物损害的发症。

所以,作为医生应该让病人了解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因为医患都是治疗疾病的参与者。

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慢咳嗽的话,那就是保护好呼吸道即无病也要防病,如果已患病则不让小病变大病,虽然咳嗽的学问很大,但重要的规律是找病因,病因明确就能按病因治疗,才能获得最有效的治疗。

要健康就要早预防、早治疗

采访到最后,记者问到了陶教授的健康之道。陶教授给记者讲了曾经求学时的一个小故事。

“我求学的路上均要经过一家绸缎商店,店老板非常有特点:体胖,抽烟,坐在大厅中央特制的藤椅上,屋子四周是一圈柜台,柜台后面摆放着各种花色的绸缎木架……大约过了三年多,再次经过绸缎店门口时,店老板换人了。原来,胖老板过世了。据一位街内的同学告知,绸缎老板才58岁,能喝酒,能抽烟,很少活动,起床后就坐藤椅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肢体轻度偏瘫,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我曾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不吸烟也许得不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如果不喝酒也许得不了高血压、冠心病,如果有一定的体力活动,保持各脏器、肢体的基础组织结构和功能,也许不会这么早就生命终止。

在陶教授看来,各种疾病都能缩短寿命,所以随时注意阻断疾病来源,预防疾病,小时候就接种疫苗防止疾病发生,对可逆性疾病要达到治愈以防止发展成不可逆疾病,如果已经形成不可逆疾病则保持不让其反复发作或应减缓其发展速度这都需要自己咨询医生,医生也有责任给予正确指导。“看病不仅是医生的事情,应该是医患共同的事情。”

除此之外,面对衰老,陶教授认为要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身体适当锻炼以保持人体脏器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在思想上要宽宏大量,不做遗憾的事情,保持正能量,不论各行各业均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统一目标为人民保健为祖国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