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扬州仪征市举行了“爱在路上”2019翠红阳光著名书画家作品捐赠暨扶贫助学基金发放活动,对今年进入大学和高中阶段的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助学,对去年资助的20名学生进行新学年助学。 仪征市翠红阳光扶贫助学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8月,源自该市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原市老干部艺术团团长、受人敬重的离世老人殷翠红,她用艺术的魅力把离退休老干部凝聚在一起,发挥余热,将艺术和爱心奉献给社会。 发挥余热创建老干部艺术团。1928年出生的殷翠红,早年在兄长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84年离休前,她在仪征缫丝厂任党支部书记。长期在基层工作,殷翠红看到社区居民、富裕起来的乡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缺乏,而自己恰好有音乐舞蹈方面的特长,可以发挥余热,服务社会。1991年,她倡导成立了“仪征市老干部艺术团”,这是江苏省第一个县级市老干部艺术团。 成立之初,艺术团只有几个人,大家以自娱自乐为主,许多人连“五线谱”都不识。时年63岁的殷翠红耐心地一点一点教,还请来声乐老师辅导,逐步把成员引进艺术之门。随着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艺术团已有近80人,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84岁。 多年来,殷翠红带领的艺术团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凡重大节日,他们都精心准备演出活动,先后共演出300多场次。仪征市老干部艺术团的事迹曾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江苏电台等媒体多次报道,被誉为“国内唯一一个以老干部为主体、影响最大的群众艺术团体”。 不辞辛苦为群众送欢歌笑语。艺术团怎么也忘不了第一次下乡演出的情景。1996年的一天,艺术团到月塘乡演出。消息传出,乡里乡外来了一千多人,邻乡邻县甚至安徽省的不少农民也赶来了。舞台旁、田埂上到处是人,还有人搭梯子爬到高处观看,观众的阵阵掌声让演员们信心倍增。从那以后,仪征市老干部艺术团的名气越来越大,登门邀请的单位也多了起来。艺术团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每年都要演出10多场。 2013年10月份,老干部艺术团精心排练了一台反映十八大以来新变化的节目到大仪镇千棵村演出。大仪镇远离城区,是两省三市交界处,千棵村又地处大仪镇最北部,经济薄弱,与安徽天长、江苏高邮搭界,有两千多村民。下午两点开始演出,村民们早早就来了。两个多小时的节目,演的看的都非常投入,场子里除了演出声,听不到任何叽叽喳喳讲话声。四点多钟,考虑到路途远,艺术团收拾器具准备返城,有村民上前说:“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好的节目了。时间还早,把你们刚才演的再演一遍吧,我们还没看够呢。” 殷翠红还带领艺术团到各个镇敬老院演出。陈集镇敬老院只有12位老人,殷翠红带领团员照样登门演出,一丝不苟。老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紧握殷翠红的手连声说:“难为你们了!难为你们了!” 志愿服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艺术团的老同志们离退休前在工作岗位上都是能人,在艺术团,也是各显神通,团里的节目都由他们自编自演,能省则省,从不花大价钱请外地演员、编导,努力用最少的钱做更多惠民的事。每一次演出,殷翠红从服装、走台、灯光、音响等都一一过问,节目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审。不管到哪里演出,哪怕再熟悉的节目,她都坚持走台制度,经常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年逾八旬的她一站就是半天,从不叫苦喊累。 下乡演出从用车到吃饭,殷翠红都亲自安排到位。艺术团无论到哪里演出,从不吃招待饭,而是请当地人做家常饭,演员们自掏腰包。他们演出从不收报酬,所需费用都自己解决。殷翠红花15元买的一件红T恤穿了3年,演出期间,当她得知敬老院有困难时,还带头捐款。她先后向刘集镇敬老院捐3000元,向陈集镇敬老院捐5000元,在月塘、新城镇等敬老院三次共捐10000多元。在她的影响下,艺术团的其他成员也经常向敬老院捐款捐物。老干部艺术团已成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老干部艺术团口碑越来越好,红十字组织、房地产企业、酒店等单位纷纷与艺术团一起献爱心,多次送戏、送温暖到敬老院。在新集镇敬老院演出,80位老人每人领到一床红十字会赠送的新棉被;在铜山敬老院演出,190位老人人手一份优诗美地房地产开发公司赠送的月饼,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爱心延续建立基金会助学子。多年来,殷翠红始终深怀悲悯之心,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当别人遇有困难时,她总是慨然相助,施以援手,为因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受灾的群众捐款。只要到贫困村、敬老院演出,殷翠红老人会带领大家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演出到哪里,就慰问到哪里,结对帮扶到哪里。”个人累计向弱势群体、孤贫儿童等捐款数十万元。她说:“这是我的责任,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能多做一点儿我就多做一点儿。” 老人去世当天,根据老人夙愿,子女们决定捐出老人毕生积蓄,设立翠红阳光扶贫助学基金,定向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即将步入高中、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完成学业。扶贫助学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批海内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身爱心接力,让爱的故事延续,表示要让“翠红阳光扶贫助学基金”成为仪征困难家庭学子的“圆梦基金”。截至目前,基金会共筹集善款600余万元,共有40名高一、大一新生获得了资助。 翠红阳光扶贫助学基金将老人对社会的爱延续,体现了殷翠红老人的博爱情怀,更是爱心精神的传承,汇聚起更多爱心去温暖更多的人。 殷翠红老人走了,她的精神光芒永存。殷翠红老人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党员初心、发挥自身余热,为党、为群众、为下一代奉献了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