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呕心创作德艺双馨 ——记云南罗平县老年大学教员 张亚森

2019-10-29 10:1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28| 评论: 0

摘要: 张亚森,男,1941年4月生,云南宜良人,1960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从事文艺创作及群众文化辅导工作。1994年11月从县文化局调县旅游局工作,并于1999年11月在旅游局退休。他在职期间工作积极 ...

张亚森,男,1941年4月生,云南宜良人,1960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从事文艺创作及群众文化辅导工作。1994年11月从县文化局调县旅游局工作,并于1999年11月在旅游局退休。他在职期间工作积极负责,其文艺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县文艺汇(调)演,荣获各种奖项;在民间文学、花灯音乐搜集整理及民间文学集成、民间戏曲(花灯)音乐集成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省市相关部门的表彰。先后加入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和云南布依学会,成为省级会员。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求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张亚森同志退休后,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员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深深眷恋着罗平这块神奇美丽的热土,割舍不下自己为之奋斗了几十个春秋的文艺事业,更忘不了哺育自己成长的各级组织和父老乡亲,他放弃休闲娱乐、颐养天年的安闲生活,毅然选择了继续发挥余热,为晚霞添彩,为党旗增辉。应一些单位和部门邀请,致力于史志编纂和书刊编辑,记载罗平及各族人民创造的厚重历史。如:为人民武装部主笔编纂《罗平县军事志》与人合作编纂《罗平县工商联志》《罗平县总工会志》,并参与《罗平县志》的撰稿和改稿工作;与人合作编写《当代云南布依族简史》《罗平布依族文化》《罗平彝迹》《罗平历代诗词选》《罗平百岁寿星》等书,还负责罗平老年大学、罗平县老书协合办的校(会)刊《耆园》的编辑工作,热心为学(会)员修改稿件。

与此同时,应各行各业和乡镇的邀请,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和校歌,并参加各类文艺汇(调、展)演,荣获各种奖项。例如:2001年7月,张亚森作词的歌曲《布依巧手织锦绣》荣获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电视报社、云南电视台、罗平县人民政府举办的“云南油菜花旅游节征歌比赛”三等奖;2002年10月,罗平县举办第七届农村文艺汇演,张亚森为多个乡镇编创剧(节)目,并荣获各种奖项,其中花灯小戏《菜园选婿》、小品《街头轶事》荣获一等奖,花类歌舞《回故乡》获二等奖;2007年11月,在云南省“星耀杯”花灯小戏大赛的参赛节目《倒插门的老南瓜》中,张亚森担任音乐设计,荣获音乐设计奖;他撰写的评论文章“花灯音乐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被选载于《云南滇剧花灯文集》;2010年,为罗平县文工团创作的花灯歌舞《走罗平》修改剧本并作曲,参加云南省花灯艺术周展演,荣获歌舞类金奖;2011年9月,为罗平县教育局编创情景剧《教师回忆录》,参加曲靖市教育系统第一届文化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015年11月,张亚森参与作曲的器乐节目《布依水乡好地方》,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铜奖;2017年11月,张亚森撰写的文章“沧桑巨变党旗增辉”,参加曲靖市老干部局组织的“畅谈云岭新变化,展望未来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荣获优秀文章一等奖;2019年5月,为罗平县教育系统编写的快板《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参加曲靖市第二十九届曲艺大赛荣获金奖;同年6-7月,为罗平中医院庆祝新中国70华诞暨建院30周年庆祝晚会编创剧(节)目6个;为罗平县参加曲靖市新农村文艺汇演编创、修改节目并创作花灯小戏音乐;为县残联编创反应残疾人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情景剧《善境堂》等等。

习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个根本方向。”透过张亚森同志的作品,罗平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和各行各业的典型形象,比如教育改革发展之花、财税金融创新发展的硕果,公检法司艰苦卓绝的工作,医务人员勇斗病魔关爱患者的故事,农科烟草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等等,纷纷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眼前;贫困山区的一些孩子,唱着张亚森谱写的校歌快乐成长……

张亚森同志勤恳奉献乐于助人,什么地方需要他,他就积极上门服务;谁有难事找到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大家都说他退休后干事比上班时还要忙,连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都很少休息。在家里,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老伴中风后遗症,处于半瘫痪状态,是他13年如一日,直到如今坚持为老伴拿药递水,照顾起居用餐,揣屎倒尿,洗脚擦身,换洗衣服,一如既往,毫不懈怠。尽管如此,丝毫没有动摇和影响他呕心沥血为社会尽责服务的热情和实干精神。比如,为宣传罗平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他不顾自己年近八旬身患多种疾病,妥善安排好老伴的生活,跟年轻一人起深入马街镇阿昔者彝家山寨、老厂乡易地搬迁扶贫点德克村、旧屋基彝族乡大补董新型彝村、长底布依族乡补笼村和大水井乡苗族聚居地塘梨凹村等地亲身体验,“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获取文艺创作的无尽源泉。又如曲靖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先后请他去编写医改成果的花灯歌舞,他坚持数日早去曲靖收集创作素材,晚上回家照顾病重老伴,较好地完成了节目编创任务,取得了院方和社会满意的效果。

张亚森常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社会尽一分力。”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就以今年7月为罗平县创作排练参加曲靖市新农村文艺汇演节目为例。由于长期创作节目过渡疲劳,抵抗力下降和年高,再加之患有多种慢性病,在教业余演员唱花灯的过程中,两天拉肚子,头天吃了药未好,忙不得去医院治疗,第二天下午身体虚脱,教完唱回到家主昏倒在卫生间。幸好子儿子是医生,接到家中电话,急忙从医院赶回家送去抢救。次日早上,刚抢救过来的张亚森按到一位姓王的彝族老师的电话,说当晚彝族学会举办火把节联欢演出,请他帮编撰一下主持词,张亚森一口答应,并请主持人到病房来,自己因手上缠着监测仪,又打着点滴,便口述给主持人笔录,以应晚会主持之急。第三天,因县上请省级的导演来排花灯小戏参加市汇演,由于时间紧迫,张亚森上午输液,下午就拖着虚弱的身躯,到排练现场配合省上的导演修改完善自己为小戏设计的音乐,以保障节目排练日程和剧目质量。

张亚森同志退休二十载,退而未休,兢兢业业为社会服务,无私奉献,忠诚履行了入党誓词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得到了组织和社会的高度肯定与认可。真是:年近八旬壮志豪,精神抖擞试宝刀;知恩图报呕心血,策马扬鞭不辞劳。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