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年前,王文浩褪下知名律师的光环回归平淡,却在平淡中成就了别样的人生精彩:他奔波各地助弱扶困,传递一次次温暖;他开设普法网站,挽救一个个迷途青年;他热心社会公益,留下一份份感动。先后获得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潍坊市模范老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法律援助,是心中大爱的凸显 退休后,他更多关注着残疾人、未成年人、生活极度困难等弱势群体,主动提供法律援助,义务为他们办理案件40多件,凸显了心中大爱。他常说,法律是公平的,不仅要使打得起官司的人实现权益,更要让打不起官司的人权益受到保护。2006年,他免费为湛江海军失聪女中校办理申诉十几年的维权案件,搜集各类证据材料达十几斤,往返湛江、潍坊多次,行程上万公里,在法庭上与上海、广州等知名律师唇枪舌剑,几度休庭,最终胜诉,使海军女中校获得了经济赔偿,为其十几年的维权道路划上了圆满句号。因女中校失聪,与人交流依靠书写,当她在纸上写下“谢谢”两个沉甸甸字的时候,王文浩回写道“我只是做了一个有良知的律师该做的事”。昌南于某,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每顿饭依靠妻子注射流食,无法自理,一刻也离不开。王文浩全权代理,立案,开庭,调解,判决,申请执行,“一条龙”服务,多次自费坐客车往返岞山,调查取证,最后为于某争取到了十几万元的赔偿款,他们夫妻俩感动地说不出任何话来,只是紧紧地握住王文浩的手,流着泪一个劲地说:“王律师,谢谢谢谢……” 普法宣传,是回报社会的体现 当看到众多年轻人沉迷网络、正误不分,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时,他深感痛心。为此,他开通个人博客,解读法律常识、剖析经典案例,与年轻人在线交流,实时进行网络普法宣传教育。他在百度空间开辟的普法网站,已发文章800多篇,网民浏览人数高达210多万;他走进校园举行普法讲座,现场以案说法,用其诙谐幽默的语言、经典的普法案例令学生捧腹之余,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还将他的粉丝发展成一个个普法联络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法用法的队伍中来。几年下来,已打印讲稿材料30多万字,授课300余场次。记得在2013年3月底,他接到了准备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的通知,为了不能让法律这方面在宣讲中瘸腿,在当时刚做完结肠癌切除手术的第三天,他隐瞒了病情,身上插着4根引流管,坚持着在病床上完成了一篇唯一以法治国法律角度的材料,被昌邑市委评为“十八大精神宣讲优秀党员”。2017年以来,他积极在老干部之家网站潍坊昌邑版块发帖,在“昌邑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开设“老王说法”专栏,每周一期,一案例、一配诗,图文并茂,切合实际,引发良好社会反响。目前, 目前已发布133期。 热心公益,是正义人格的延续 多年的律师工作使他养成了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坚强人格。退休后,他成了社会公益的热心人,并积极加入昌邑义工联合会,成为了一名“红马甲”义工。每当得知有上不起学、治不起病的儿童,他都想方设法联系上、给予捐助。现在家中保留着沂水一家人的合照,每每看到两个小女孩天真灿烂的笑容,他都欣慰不已:“不多的捐助让两个孩子能重回校园,值了”。他还是街坊邻居的大忙人,去东家调调矛盾,到西家解解疙瘩,准备大打出手的常常在他的调解下握手言和,打算分道扬镳的夫妻在他的说服下破镜重圆,哪怕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也因他的努力化干戈为玉帛。他还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义务担任起市委党校、人社局、镇街区、企业等法律讲师,将法律知识送到机关、学校、企业、百姓心中,并且义务担任昌邑义工联合会的法律顾问,为社会公益提供法律支持,为爱心传递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