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改革开放初期,阎丰乐编的电影《红牡丹》,让他收获赞誉无数,也捧红了主演姜黎黎和主题曲演唱者蒋大为。而他写的反映山东聊城包产到户的话剧《平原春秋》,却让省里的领导震怒,不仅话剧停演,他也停职在家。然而,一个多月后,《平原春秋》复演了,并且在鲁西北农村大受欢迎。这其中有怎样的波折和故事?80岁的阎老为我们讲述大时代的转折中,一部话剧的挫折命运。这也是亿万农民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国家转型时期的新起点。 我要为农民出口气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虽已起步,农村的包产到户也在1978年的安徽凤阳开始实行,但是在党内,“两个凡是”仍有大量拥趸,路线之争十分激烈,对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还有争议。 就在这时,新华社驻山东的记者李锦围绕包产到户这个问题,写了篇文章,说聊城的临清因为实行包产到户,出了农民万元户。这可掀起了轩然大波,李锦惹祸上身。有14人写联名信告他,还有好多人群起而攻之,诘问新华社这是要走什么路,是要复辟资本主义吗? 我着实为李锦打抱不平。鲁西北曾经是山东最贫困的地方,那里都是盐碱地,长不出粮食。60年代“四清”的时候我去过临清,那里的树,都没有树皮,全让老百姓吃光了。当时吃大锅饭集体劳动,但是没人愿意出工,因为辛苦一年挣了工分,可是没有粮食分啊,谁还愿意干活。就在这样的地方,竟然有了万元户,我决定自己去看看。 承包土地的万元户自己也害怕,文革去时未远,在时人看来,他这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说不定哪天被抓住揪斗。一开始他们一家躲着不敢见我们,后来知道我们的来意,就打消了顾虑。他说知道国家有包产到户这个政策之后,生产队长、支部书记还有一些村民都想包地,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走吧,先挣着钱能填饱肚子再说。他们兄弟三人包了三十亩地,全种上了棉花,卖了钱再买粮食。结果棉花卖了好价钱,他们兄弟仨个个都成了万元户。 回来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写个剧本,我自己愿意陷进去。我看到了农民想要的,我要为他们说话,替他们出口气,先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现在就要走人道主义。而且,《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就是国家的政策方向啊,包产到户是国家的方针,我还担心什么,这就是我的尚方宝剑。 “丰乐同志,这个戏有问题” 话剧《平原春秋》很快就写好了,我先给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树霖,他看了后很激动,让我尽快排演出来。我当时是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就把这个剧本给了山东省话剧团,让他们来演。话剧团的团长、书记,还有女主演倪萍,对这个剧本的内容都有担忧。我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我说:我是你们的领导,要是有什么事我顶着,不关你们的事。 话剧很快排了出来,我请黄部长去看。他就看了一半,流着眼泪说:“丰乐同志,好戏!我回去立刻汇报,你准备准备给省里领导汇演吧。” 省里很重视我的剧本,知道我又写了一部新戏,就下通知让各厅局部委的一把手都来看。这天晚上南郊宾馆小礼堂里,乌压压坐的全是人,都是来看《平原春秋》的。戏演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席里鸦雀无声,我隐约听到了哭声,回头一看,有人在擦眼泪。我觉得这个戏差不多成了。话剧快演完了,我到后台去跟大家说,一会儿出来谢幕,领导可能上台接见。可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谢幕的演职人员在台上站好了,可是观众席上却没人动,领导没有上台。这时,大领导站了起来,冲我摆摆手,说:“丰乐同志,这个戏有问题!”说完就走了。台上台下的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这是咋回事。 我心里也苦闷:这个戏是真的有问题了。我写的《红牡丹》《县委书记》大家都爱看,领导也挺赏识,可是,《平原春秋》这个大锤子是要把我砸倒了,我这次要挨处分了。 很快,两天后,我被叫到省政府大院高台子会议室。我进屋一看,坐着分管文教、农业的三位省委副书记。“丰乐同志,我们受‘班长’的委托,跟你谈谈。第一,你的《平原春秋》,就是复辟资本主义,搞两极分化。包产到户,就是家里有劳动力的,包产、丰收了,有钱了。家里没劳动力的怎么办?鳏寡孤独怎么办?他们不是更穷了吗?这不是又回到有地主、贫农的旧社会了吗?第二,你那个舞台上农民的房子破破烂烂,农民穿的也像旧社会要饭的一样,你这不是给我们社会主义脸上抹黑了吗?第三,你写的这个包产到户是姓社啊还是姓资?” 我一听,这下问题严重了,我这不就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了?在文革中这可是大罪。我心里着实委屈,也很难过,我13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是党把我培养大的,我能反党吗?我能接受党给我的处分,可我就想替农民说句话,我永远不会承认我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 这之后,《平原春秋》停演了,我也停职在家,等候组织对我的处理。 “这个戏,要大演特演!”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宣传部黄部长把我叫去,他一开口,就给我一个大惊喜,“苏毅然省长问《平原春秋》为啥不演了?我跟他说这个戏出了问题。苏省长说,有什么问题啊,我看这个戏很好!很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个戏,要大演特演!”我乍一听,还有点懵,简直不敢相信。不过,这下我也放心了,既然省长已经下了命令,我就得服从,《平原春秋》接着演!原来,省里领导在包产到户这个问题上也有分歧,苏省长是支持包产到户的。 我也想了个对策,这个话剧,我们不在济南演,我拉着剧团下农村,离领导远一点,演给农民看去。我们就先去了聊城农村。在冠县演完一场后,村民都拼命鼓掌,大声叫好,还有的人哇哇大哭。有一个老太太抓着我的手说:“你就是写《红牡丹》的同志吗?你的《红牡丹》俺还没看够呢,你又给俺送来这么好的一个戏,这戏不就说的俺们村的事儿吗?”村民们这个给我们送鸡蛋,那个送红枣,都热情极了。 我们从农村演出回来没多久,就参加了全省的戏剧大汇演。结果,《平原春秋》囊括了剧本、剧团、导演、主演等各个奖项的一等奖。倪萍代表我们《平原春秋》所有获奖的人上台讲话。讲到最后,20岁出头的倪萍举起双手,高喊着“改革开放万岁!”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