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横空出世”之时,被视作破解公共服务痛点的利器,但时至今日,一部分人却面临更加突出的“打车难”。 “我妈腿脚不好,她住浦西我住浦东,她要是想过来看看,我是绝对不可能让她自己打车的。现在不懂互联网的老年人,出门哪里打得到车呢?”上海市民罗先生说,“你看咱们现在买火车票要靠手机抢,看场演出的好位置也得网上先选,甚至去吃家热门餐厅还没出门就得先在线排队。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辈所代表的不懂互联网、不懂智能应用的这个群体,已经失去了参与排队的权利。” 除此之外,去医院看病在网上预约挂号也成了普遍现象,可是总是会有一部分人是无法操作的。一位带家人千里迢迢赶到北京看病的汪女士说:“在老家就在线上预约这边的专家号,但只要预约释出,名额几乎是秒没,这病也等不了,就直接到北京来了。这不今天线下的号也挂不上,真愁人。” 互联网在让现实世界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一批“互联网新弱势群体”,看似加速公共服务便利性的网络,转身也能筑起一面不公平的“墙”。互联网时代,那些技术鸿沟另一端的人,怎么办?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呢?互联网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