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在家上学”,你怎么看?(身边话题第61期)

2013-9-3 10:2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340| 评论: 24

摘要: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正当大部分家长挤破脑袋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进好班的时候,却有这么一部分年轻的爸爸妈妈,他们逆其道而行,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中,自己充任教育之责。电视媒体对于这方面的报道也是日益增多 ...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正当大部分家长挤破脑袋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进好班的时候,却有这么一部分年轻的爸爸妈妈他们逆其道而行,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中,自己充任教育之责。电视媒体对于这方面的报道也是日益增多,如天津的刘书宏、长沙的赵雄、成都的朱亚、山西的崔书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估算,我国目前正在实践在家上学的孩子,约为2000人,而活跃在国内的在家上学群体(对在家上学感兴趣、通过网络等方式探讨、交流)规模约为1.8万人。目前国内不少城市还出现一些“在家上学联盟”,一些网站的论坛还开辟了专门的板块供那些有让孩子“在家上学”想法的家长交流,从论坛家长的留言来看,有让孩子“在家上学”想法的家长比例比想象的要多,尤其80后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似乎更愿意接受这种前卫的教育方式

在这些支持“在家上学”的前卫的家长们看来,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弊端重重,注重成绩、考试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的天性,而且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欠缺;加上当前国内的人才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的现状,他们甚至认为学校教育“没用”。

但是,抛开网络数据,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在家上学”还是持保守态度的,认为虽然当前教育制度杜有弊端,但这样做太过冒险。在目前中国特色的中考、高考人才选拔体制下,家长之举不符合国情。另外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否系统全面暂且不提,孩子在童年时期缺失学校集体生活经验,会否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呢?另外在家上学,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精力,还有家长的能力问题。

种种争议,孰是孰非暂不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家上学”风,虽然目前只为少数家长说推崇并付诸实践但作为一种对传统教育体制提出质疑挑战、并在国外流行已久的教育模式,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那么,对“在家上学”这个有些前卫的想法,作为祖辈您是怎么看呢?您觉得有何利弊?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4-4 11:18
孩子需要朋友,也需要交流,在家上学苦读,是否有点孤独。
引用 阳谷狮子楼支部 2014-6-17 11:16
这样子的话,孩子就失去了和同龄人一起交流成长的机会,孩子的人生就不完整了。
引用 nandenglu 2014-3-29 21:20
小孩就应该在集体中成长.学习.在家授课不可取.网络学习也不靠谱.你叫他看同桌i100.大人监督下还可以.大人已离开他就打游戏.甘生气.没办法.
引用 zfhw 2014-1-16 16:14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学校教育为什么不向先进国家如德国,以色列,美国,加拿大等国学点什么呢。呼吁了这么久,国家教委的官员们为什么装聋作哑?选择家庭教育,是不好。但总比学校教育强。这是逼人上梁山。国家确实该下决心了。把懂教育的人安排到教委。把现在教委的人调走,才是王道。
引用 山庄 2014-1-12 20:02
去年8月桃园愤青先生三次评论,对问题的看法很有道理.,我完全赞同.只就义务教育法来说,都应该遵守.要改也得有个理由和按照法律程序.百花齐放不能放到法律外面去.上学的概念是到学校接受教育.在家只能是读私塾,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
引用 烟台市利农公司 2013-10-10 16:08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上学最基础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只是在家学习知识不与人交流,不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不融入人群,是不能培养孩子良好道德与品格修养的,上学要让孩子真正有所学,并不仅仅在于书本知识,更不要让学(考试)把孩子上了
引用 国策情 2013-9-16 09:26
教育----------教书育人,在家能教书但对育人不利,起码从环境来说,弊大于利。
引用 高密市委党校 2013-9-9 16:45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卢梭和裴斯泰洛对教育本质的定义。“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而通过“格物”、“致知”而至“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则是孔孟一脉相承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
引用 桃园愤青 2013-9-8 03:30
为什么会出现在家上学,问题住要来自学校本身。现在的教育问题多多,失去了人们的信任。1、以分数取人,根本不是素质教育。2、收费高,承受不了。3、强调知识,护士能力,死记硬背的多,说是肩负,负担也来越重。4、学校的是时建制度有问题。小学、幼儿园下午放学早,说是肩负,都是问题来了。家长要一天三时接孩子,早上送,中午接,中午接,下午接。早先没有这种现象,不知道外国是不是这样。这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不说,还增加了拥堵,增加了能源消耗。
这些就逼得家长另辟蹊径。
引用 桃园愤青 2013-9-8 03:14
看了《在家上学看上去很美>l类似命题作文谈一点看法。
1、在家不是上学。学校教育是有一对一的口授身传,发站起来的。一人教多人学。有孔子子等的讲学,逐步发站起来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自成体系,有一套完整理论。教师形成了一种职业。从这这个角度看,在家上学,就说不通,家田教育,不是学校。只能说是在家自学。说是上学是自欺欺人。
2、孩子的自制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差些,需要有人管理,谁来管理,管理的人要有水平,是爷爷,还是爸爸,他们是遥控指挥,还是现场指导。管理的人有没有收入,一个人管理一个孩子,实在是资源的浪费。况且出了教育出身的可以做到,到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3、在家看网络课件,也是可以的,但是,孩子的制止力差,坐到电脑前,他就会看别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说是看课件,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兴起于90念叨的远程教育,教师看电视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看电视,还是各县自己办辅导班,大堂授课,效果也不是理想的。教师才加学习,都是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人,对孩子来说相对就更男了。从这个角度说,没不起来。
引用 快乐老顽童 2013-9-6 20:05
什么时候,都有个例。育子之路,各自所选。不过,科学的说,还是让孩子入群好、入校好。
引用 游客 2013-9-5 19:22
家长上班了,孩子谁来教。
引用 开发区第3党支部 2013-9-5 11:30
“在家上学”我认为对孩子成长不利。孩子健康成长,不仅要接受文化教育,还有人际关系,师生友情,环境的熏陶,教育实践等等,这在家里是不可能得到的。这对孩子的阅历、性格和人格的提升,都有很多影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是到学校上学为好。
引用 幸福的家 2013-9-5 08:25
人各有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才叫社会。难道整个社会推行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不可能吧!
引用 42522761 2013-9-4 22:56
在家上学不好。现在的孩子本来就自私在不到集体中去,那将来他们学习还有什么用。我看在家学习不好。
引用 牟平姜格庄支部 2013-9-4 15:41
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超越几个甚至十几个专业老师,如果有的话请这些家长来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岂不是更好,教育体制是有弊端,这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也在改革中,在家上学总是感觉风险太大,阻力太大
引用 省经信委甲继祯 2013-9-4 13:38
“在家上学”绝不是妙策。有几个家长具有全科教师的本领,又有几个家长能有充分时间在家教育孩子。脱离了学校的正规教育,又怎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发展成长。没有学籍,孩子上初中、高中、大学怎么办?诚然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弊端亟需改进,但入校学习还是孩子成长的必由之路。左门旁道不可取,耽误了孩子将遗憾终生。
引用 土地 2013-9-4 10:43
各有利弊
引用 桃园愤青 2013-9-3 21:33
这是说的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是小学和初中的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其一,这是违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是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家长自己教育,就不会完全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其二、是一种倒退。过去是私塾,后来是男女分校,男女和校。现在,把孩子关在家里,和私塾有什么不同?其三、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发展,是在群体竞争中进行的。居家学习,就少了竞争的环境。其四、家长不可能是全科教授,没有能力承担所有学科的教育要学能力。
   对义务教育政府是有自觉投入的,为了执行教育法,国家对于这种违规现象,是要制止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学校的乱收费和教育质量造成的。对乱收费的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要进行查处。最近几年对宣传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呼声不高了,私立学校的上市就是原因之一。义务教育是免费的,而私立学校高收费,他们就是在破坏义务教育法。
引用 快乐驿站 2013-9-3 15:08
学生上学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道德情操,学习做人的准则,要接受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要把个人的成长紧紧地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一切一切,似乎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是没法完成的。“在家上学”只能毁了孩子。

查看全部评论(24)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