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提到“爱情”这个词的时候,一向开朗的婆婆,脸上居然绽开了一抹羞涩的笑意。我的公公和婆婆,一起携手走过了人生的50个春秋,似乎从来不曾有人提起过他们的爱情。但我知道,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一直都在。 婆婆说,她和公公是相亲认识的,在此之前他们从来不曾见过面。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在婚后慢慢培养出来的。婆婆家境殷实,公公则是穷苦人家。未嫁之前,她高挑俊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嫁给公公之后,她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那一年,公公高中毕业,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没能参加高考。足足等了十年后,公公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师范学院,成为全县考上大学的寥寥几个人之一。可那时公公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最大的女儿也开始读小学。是否要参加高考,公公一直犹豫不决。上学是自己的梦想,但家里上有年近古稀、体弱多病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自己又如何能抛开这些去追寻上学梦?面对生活给出的难题,本来沉默寡言的公公更加沉默了。婆婆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明白公公的心思,更知道错过意味着什么。因此婆婆淡定地对公公说:“你就安心地去参加考试吧,家里的事我能干,老人孩子我都会照顾好。”有了婆婆的理解与支持,公公顿时精神振奋。他发奋刻苦,不遗余力复习功课,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 在公公上大学的三年里,婆婆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7口人的责任田,要由她一个人夜以继日辛勤耕耘。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女以及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常常是累得直不起腰来。农闲时砍柴、割草,除自家当燃料外,还要割更多的草去卖,以补贴家用。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原本身材高大的她,瘦得只剩七十多斤,连背都有些驼了。 公公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学校里教书,家里的环境也好了许多。慢慢地,儿女们长大了,爷爷奶奶也相继离开了人世。公公和婆婆住进了学校的宿舍里。白天公公去上课,婆婆就自己在菜地里种各种时鲜的蔬菜。晚上公公回来了,两个人一起看电视。周末时候一起走亲访友、喝茶聊天,日子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那年冬天,公公突发胃穿孔住院做手术。术后由于肠粘连又动了第二次手术。待到公公康复出院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一个月来,婆婆一直守候在公公的病床前。婆婆的血压一直很高,我们担心她把身体累坏了,想让她先回家休息,但她无论如何都不肯。 现在,公公、婆婆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婆婆性格开朗外向,特别喜欢聊天,经常给我们讲起过去的事。婆婆讲话时,公公就在一旁倾听,时不时补充一两句,或是作几句点评。最常听到公公说的话就是:“我这一辈子,多亏有了你婆婆,如果不是因为娶了她……”婆婆听着公公的话,抿嘴笑笑,也不说什么。我看着两位老人,心里异常感动。婆婆讲得云淡风轻,但是那么多年的苦日子怎么会云淡风轻?其中滋味,只有两位老人才能体会得最真切吧。原来,有一种爱情不需要海誓山盟,也没有花前月下。我的公公婆婆,用他们的大半生,诠释了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