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欧京海:情注笔端 恭绘历史

2013-9-2 09:3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02| 评论: 0

摘要: 欧京海的工作室静静地深藏在北京“七九八”艺术区的楼群里。在隐约弥散的油彩和画布的味道中,在随意摆放的花草和艺术品之间,十几幅大小不一的人物肖像画自由地、静静地陈列在画室中,这些作品精心描绘的人物,是改 ...

欧京海的工作室静静地深藏在北京“七九八”艺术区的楼群里。在隐约弥散的油彩和画布的味道中,在随意摆放的花草和艺术品之间,十几幅大小不一的人物肖像画自由地、静静地陈列在画室中,这些作品精心描绘的人物,是改变了中国历史,曾令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作为一个创造和改写了中国历史的伟人,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改造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并将其理想向世界传播,使世界动容。如今,毛泽东不仅依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更在一位画家的笔下,展现出鲜活的面容,无声地向我们倾诉着那段峥嵘岁月。

      抓住瞬间 恭绘历史

为什么专画毛主席像?欧京海说,如果我们今天幸福起来的人们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有过的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就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深刻地感触自己的过去,就不可能展开腾飞的翅膀。

百年中国最伟大的人物莫过于孙中山、毛泽东。孙中山推翻了千年的帝制,毛泽东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欧京海精心描绘着一个个历史的瞬间: 八角帽,红五星,土布军装……刚刚历尽艰辛,走完万里长征,抵达贫穷荒凉的陕北,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终于赢得了硝烟过后的片刻喘息。然而,面对依然充满危机的中国革命前途,到达陕北的毛泽东满怀焦虑。在画家的笔下,此时此刻的毛泽东眉头微蹙,眼神中交织着沉思和憧憬。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历史的瞬间?欧京海说:“面对当时民族危亡关头内忧外患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的心情无疑是复杂和不平静的。当时,他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面临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却始终鼓荡着刚强和果敢的个性,在不修边幅中洋溢着强烈的人格魅力。”画家力求将他心目中的领袖形象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完美契合。画布上,画家用沉静内敛的笔触,细致勾勒出身处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毛泽东:清瘦俊朗的面庞上,依稀有黄土高原的风尘掠过;英气逼人的眉宇间,难掩对中国未来的忧思与求索。眉宇之间的细微感情流露,真切传达了毛泽东的强烈个性,传达了此时中国革命形势的艰难和革命使命的紧迫,使人们在70多年之后得以穿越时空,读懂了40多岁时的毛泽东在力挽狂澜时的至情真性。端详着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画家由衷地感叹:“主席的一生历尽艰险,不容易啊!而这幅作品也最能折射出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融中贯西 画出灵魂

画人与画神,从某种角度看也难也不难,比如画孔子、孟子、李世民、朱元璋,你画成什么样,后人无法辨识;如画庙里的佛、传说的神,无论是画者和观者,想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欧京海认为,无论是画人、画神,能画出魂是最难的。他所画的是亿万中国人都熟悉、了解、热爱、崇拜的人和神,就更有难度。欧京海先生画的这些肖像画要参展,全国会有亿万的评委。比如看穿白棉袍的毛泽东画像,人们马上会想到“恰同学少年,谁主沉浮”的诗句;看戴八角帽的毛泽东画像,人们会想到美国的斯诺;看戴围巾的毛泽东画像,人们会想到转战陕北的岁月;看穿泳衣的毛泽东画像,人们会想到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潇洒和自如;看晚年的毛泽东画像,人们会想到在书房接见尼克松的场景。照相馆里的老画师可以用工笔手法把人们的相片画得细微逼真,而欧京海先生要创作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历史肖像,他是从研读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毛泽东传记入手构思、创作的,因此他的这些肖像画给人一种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感。他画的是人,是英雄,更是神,在形似与神似之间,立求画出人物的灵魂来。

欧京海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融中贯西,善画伟人肖像。在他看来,为毛主席画像,仿佛是在画东方的大卫,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然而,这种享受却来之不易。为了追求画面的细致逼真,他采用了西方传统的油画创作技法。由于肖像的油彩层非常薄,每幅作品都要整体反复描摹绘制5稿以上。尽管他十几岁起就为外国使馆修复外国名画,有几十年的古典主义传统油画创作功底,但在为曾经深入人心的领袖画像时,欧京海却不敢有半点大意。每画一遍,他都要将作品拍成照片反复揣摩修改,直至人物造型真实生动,纤毫毕现,呼之欲出。

为了准确把握特定历史时期里的毛泽东,还原一个形神兼备的领袖形象,欧京海特地远赴西北,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长途采风,在向革命领袖致敬的同时,也实地体会一番缔造共和国的勇士们曾经的豪情与悲壮。在不断澎湃激荡的创作冲动中,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透过一幅幅毛泽东主席肖像中每个时期各不相同的发型、服饰、体态、眼神、表情乃至画面背景,仿佛一代伟人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承载的时代信息扑面而来。

        伟人情结 执著一生

除了工作和必要的应酬,用画笔为伟人画像,已是欧京海生命的一部分。30多年的画坛耕耘,为他赢得了中国领袖人物肖像画艺术家的美誉,也造就了他的伟人情结。99号是毛泽东主席的忌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欧京海在过去的5年里全情投入,不计成本,不图名利,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创作了20余幅毛泽东主席肖像画。从英姿勃发的青年时代,到写满沧桑的英雄暮年,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的一幅幅毛泽东形象最终组合成为一组肖像系列,串联起一位伟人、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成为那段风云岁月的形象写照,也成为过往历史的一个符号注脚。

多年来,每天陪伴欧京海的是泡面和油彩。别人看他像苦行僧一样在画室忙个不停,他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作为一个画家,我们有责任用画笔缅怀英烈,歌颂伟人。在坐拥富足与繁荣的当下,我们尤其不能忘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共和国的缔造者。所以,我要把毛主席画在中国人的心上!”在伟人肖像的环绕之中,欧京海动情地说。

一个画家画一种题材、多种题材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欧京海大半辈子只画毛主席的肖像。他执著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敬佩。祝欧京海的艺术之路常青!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