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汉字,真的危机了吗?(身边话题第59期)

2013-8-16 18:3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098| 评论: 22

摘要: 数码时代,“失写症”是否意味着汉字危机?汉字书写的退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必然趋势,还是对于汉字文化的忽视?

                                                                                                                             本期策划、执行:王平(实习)

 《深圳商报》王建明/图


暑假期间,两档汉字听写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吸引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参与,更考住了更多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由此,一场关于数码时代“提笔忘字”“汉字危机”的讨论浩荡而来。

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于是人们担心汉字书写将来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程度。

    另外,汉字危机还表现在忘记了汉字中蕴藏的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忽视了手写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

    作家王蒙曾疾呼:“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也有网友认为,媒体夸大了所谓的汉字危机。“青年及少年正值学习考试阶段,想忘都不可能,央视就别裁个老虎吓自己了。”“除非把作业和高考废了,汉字才是真正危机了”。“绝大多数人‘提笔忘字’只是暂时性失忆,事后他们会通过查询字典、手机、电脑,复习字的写法,这种现象并不影响他们对汉字的使用,也不足以影响汉字的传承”。

专家也表示,书写能力的退步是文字工具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必过于忧虑。山东大学[微博]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语料。汉字不会西化,更不会消亡。 

您觉得“失写症”意味着汉字危机吗?如何协调数字化生活和手写汉语的矛盾?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4-4 11:21
中央举办的汉字拼写大会,值得各地推广。
引用 阳谷狮子楼支部 2014-6-17 11:17
确实有些字看到后觉得很生疏,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弊端。时代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再带给我们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写字的能力。
引用 山庄 2014-1-12 18:07
失写症无妨,只要能认字,汉字就不会危机.我已过青壮年时期,到了老朽阶段,提笔忘字是常有的事,幸好微机有字库,敲一下键盘就能帮助我想起来.机写不等于失写.实际机写比手写快得多和正规的多.应该重视的是学习语文要把文字的定义和使用打好基础.无论手写或机写,只要坚持使用.汉字无危也.
引用 烟台市利农公司 2013-10-10 16:19
不说别的,只看现实,现在的年轻人认识古汉字的有多少?能明白意思的又有多少?不仅仅是汉字危机,汉文化危机更可怕。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有人从英国人那里翻译著作,但英国人说是从法国人那里翻译来的,法国人是从德国人那里翻译来的,德国人从日本人那里翻译来的,而日本人是从中国人那里翻译的。饶了一圈,可笑不可笑
引用 高山 2013-9-22 09:34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不要杞人忧天。
引用 国策情 2013-8-28 14:21
提倡数字化生活和手写汉语并重。
引用 娴雅女人 2013-8-23 16:15
我使用电脑写文章20年啦,最近感到有些提笔忘字!
引用 四季草 2013-8-22 21:23
“失写症”并不意味汉字危机,这跟不会画画的人画不像熟人的面孔,熟人不会因此而变得陌生了一样。
引用 wang1208 2013-8-22 12:21
拯救汉字迫在眉睫。包括过去的珠算也被丢失了,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引用 谭绪荃 2013-8-21 15:53
中国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当代人必须很好继承。随着数码文字使用,手写功能开始弱化,表现在,1,提笔忘字;2,错别字多了起来,特别是“电视台”的有些字幕以及报刊错字、别字多了起来,有失大雅;3,有些成语随便改动,使人啼笑皆非;4,有些公众人物或名人签字或留言不伦不类,真不知此人是否会写汉字;5,书法家草书、怪体一般不加注释,也起不利影响。我身边70岁以上大学学历的老同志自感汉语博大精深,手写汉字非常谨慎,经常出现少胳膀少腿,而40岁左右的人汉字使用随意性很大,29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识繁体字,特喜欢电脑操作,谈不上熟悉汉字文化。如何改进下次再说————-
引用 姜保国 2013-8-20 15:26
工作中,很多情况下都要打印文件,手写体逐渐淡出了,这种情况下,的确会影响到汉字书写的传承与发展展。但在中小学校里,汉字书写还是备受重视的。科技发展了,汉字书写到底该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实在应该全社会的重视。
引用 草堂翁 2013-8-20 14:39
从听写大会上听写者的书写过程和书写水平,以及好多不自信的改写、重写应该看到书写水平和听写能力的现状。时常看到荧屏字幕上、新出的书本上的错字、别字;再加上网络语言的肆意杜撰,不能不让人感到未雨绸缪的必要性!
引用 sbzjjddgw 2013-8-19 15:19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极为发达的时代,手机、电脑等各种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大家也慢慢不再通过写信、发邮箱来互相交流,现在微信都可以当对讲机来使用,在方便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忽略了我们自己语言的书写和学习,往往现在的人提笔就忘字,我认为应该设立专门学习汉语言的学校,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小树立他们良好的书写观念,例如可以让他们为家人、朋友写一封信或是每个周都要完成周记、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只要有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我相信汉字,不会真的危机!
西仲社区   周韶英
引用 巡山虎 2013-8-19 14:33
现在好多大学生不会写毛笔子,硬笔字写得和狗爬的一样,甚至有的老师不懂古典诗词,读不了文言文,新闻记者写的稿件语无伦次,或是按英语语法排列。我们可以留意看一下报刊或大街上的文字,错字、别字屡见不鲜。这不是汉字危机的问题,而是汉文化危机的问题。
引用 游客 2013-8-19 10:30
提笔忘字,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勿要大惊小怪。
引用 束河老人 2013-8-18 21:41
我觉得失写症问题不大,就最少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于汉字的了解和使用能力。前人做的那些诗意境涵义都是很令人敬佩的,如果说教育中能普及些这种审美能力自然更好,只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能用汉语读些喜欢的书,做些工作就足够了。
引用 江山如此多娇 2013-8-18 19:50
很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汉字写的还不如小学2年级学生写的好!师范院校应有汉字书法课!老师都写不好,何况学生呢!
引用 子豪启荣 2013-8-18 17:38
不“认真”的时代啥也乱!
引用 张继利 2013-8-18 11:41
在数码时代,用微机印刷、办公等,效率不知提高多少倍,这是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但随之带来的“提笔忘字”和“失写证”,并不意味汉字危机。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不论是传统的毛笔书法,还是普遍运用的钢笔书法,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不能用微机所替代的。要医治“失写症”,就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学校不能忽视汉字教学!让我们的下一代,在踏入电子化的浪潮前,能拥有牢固的汉子结构意识,把汉字学好、用好、写好,让举世无双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永放光芒!
引用 小雨天 2013-8-17 16:26
是,我认为:在幼儿园、小学设文字课,在成年人中提倡手写........拙见

查看全部评论(22)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