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大学生“低就”成普遍现象,你怎么看?(身边话题第58期)

2013-8-9 16:4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46| 评论: 19

摘要: 当年“高材生卖猪肉”的个例,发展到今天,已被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接受而成了规模效应,这也引起了公众对大学生“低就”现象的再次争议与深思。

                                                          本期策划、执行:王平(实习)

2000年,北大文学系陆步轩毕业回乡卖起了猪肉,广受争议;2013年初,小有成就的陆步轩又和中国最有名的土猪大王——北大经济系陈生,携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屠夫学校”。8月8日,上海30余名大学生从这所“屠夫学校”毕业,正式做起了“猪肉倌”。这标志着,当年“高材生卖猪肉”的个例,发展到今天,已被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接受而成了规模效应,这也引起了公众对大学生“低就”现象的再次争议与深思。

据悉这批“猪肉倌”培训的过程非常辛苦,但是这30多名大学生无一人放弃。人们被他们的坚持感动的同时,也不禁对当今大学生卖红薯、卖猪肉、当城管、当掏粪工等“低就”的工作选择,感慨万千。

有专家就质疑,三年职业教育足以培养出一个专业人才,那么花费四年时间后到了社会再重头学起,是不是对教育资源和人的时间精力的浪费?而大学扩招和宽进宽出的教育策略,使得高校培养出了大量可替代的人才,于是出现了大学生挤占低要求职业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与其盲目追求成为“大学生”,倒不如切实选择职业学校成为专业人才。

另一些人则认为,行行平等,做什么都该受尊重,传统行业也需要高端人才来进行改革升级。要改变职业有贵贱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活得平等有尊严,也不该给大学生太多的压力,大学不该以培养高官和富翁为目标。

虽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们对此却有着自己理智的现实考虑。有的是看中了“壹号土猪”在注重食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前景;有的是觉得这一领域也同样能发挥自己销售的专业技能;还有的设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猪肉倌只是一个起点;有的认为薪金有机会强过普通白领。

现实的压力和观念的转变,可能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从事此类与传统预期不太相符的职业,您是否觉得这种“低就”使得大学教育投资付诸东流?还是为他们拥有放低姿态、脚踏实地的就业心态感到欣慰?如果您大学毕业的孙子或孙女从事类似职业,您舍得吗?会支持他吗?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德慧双修 2014-2-1 10:52
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
引用 山庄 2014-1-11 23:18
如果把上大学做为经济投资,而后不能高就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肯定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同时学而不能所用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若从教育的角度看,教育可使人增加知识,知识可转化为能力,能力可为社会服务或曰能成就一番事业.就业今天不对口,可能明天用得上,或许有些知识触类旁通今天就能用得上.从一个学子的愿望来看,盼教学能和社会的需求量一致起来.
引用 德慧双修 2013-9-30 22:05
每个人都可以凭借思维的画笔,在自己的人生画布上挥毫泼墨。
引用 xinshan1945 2013-8-19 16:34
低就和高就是相对而言,低就不一定永远低,任何事物都有其互相转换的一面。八十年代,很多高校进校门都在醒目位置写有“天之骄子”。说明那是大学生还精英教育,是激发学子的深造之心,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已向国民全面敞开,不是梦想,只有学有专长,积累知识,精通专业,才能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引用 smjdltxgbdzb 2013-8-16 09:13
一切都是态度问题,只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做什么都会功成!低就不一定永远低,不要被表面所腐蚀,我们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用心。
引用 长江老干支部 2013-8-15 16:28
学历与职业没有必然关系,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职业应该与自己和社会的需求有关。
引用 weifanglefu@126 2013-8-14 09:3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群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人们意识在随着由‘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劳’过渡。学到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劳动,而不是去‘高就’。大学生所谓的‘低就’,就是当普通劳动者,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后普通劳动者都是大学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部队普通士兵都是高中、大学以上文化,以后工人、农民高中、大学文化的也会逐渐普及。所以,大学生低就是意识问题,时间问题,教育普及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主席早就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成为劳动者,不是低就,是正常。
引用 束河老人 2013-8-14 00:50
黛青: 首先,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再加上如今教育制度的痼疾,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不是高素质、人才的代名词,比起眼高手低的啃老,我不觉得“低就”是什么 ...
很赞同,很清晰。
引用 舒展 2013-8-13 14:36
先找着饭碗再说!
引用 黛青 2013-8-13 13:39
首先,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再加上如今教育制度的痼疾,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不是高素质、人才的代名词,比起眼高手低的啃老,我不觉得“低就”是什么坏事,“低就”起码表明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那些如今功能名就的企业家、专家们也不都是一毕业就捧着金饭碗的,也有不少是从比较普通甚至卑微的岗位上成长起来的。其次,该检讨的不是“低就”的大学生,是我们如今的教育制度,培养出了太多高分低能还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
引用 束河老人 2013-8-13 09:06
行行平等是好事,也是趋势。只要他能做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很好了。如果通过学习尝试,觉得有些工作不适合自己,那也不算是浪费时间,最怕的是他自己没有打算。教育,得培养孩子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
引用 江山如此多娇 2013-8-12 18:16
在我国大学生低就,不是好事!比如学了微积分,去卖肉,可笑!因为不学这些就能干的事,何必花时间去学这些呢?
引用 八月树 2013-8-12 15:47
找不到高位置,只能找低位置,就怕找不到位置。
引用 静翰 2013-8-10 20:39
360行,哪一行都不能少,只要有敬业精神,哪里都有用武之地,干什么都有前途!
引用 wang1208 2013-8-10 17:59
上大学,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有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和充实自己,用智慧和能力回报社会。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和文化。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和努力,就会成功。
引用 江山如此多娇 2013-8-10 17:14
同意幸福之家的意见
引用 幸福的家 2013-8-10 12:08
大学生卖猪肉,高学低就,浪费了教育资源,实属不取。国家应该拓宽就业渠道,让大学生学以自用,报效国家。
引用 笠翁立仁 2013-8-10 09:30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各行各业就职,发挥各自的专长,给各行各业增添了新的活力,没有什么低就高就之分,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一定成为有用之才。只要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就能“行行出状元”。
引用 省经信委甲继祯 2013-8-9 22:24
上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步入社会端好自己的饭碗,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为社会服务。大学生低就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态度端正不气馁,目标明确,努力拼搏,照样有前途,照样会对社会有贡献,照样是个有用之人。

查看全部评论(19)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