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我与实验中学共成长

2018-12-11 11:14| 发布者: whhcqlgbj| 查看: 515| 评论: 0|原作者: whhcqlgbj

摘要: 一、日益改善的办学条件威海市实验中学前身为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安立甘堂”,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后由更名为:“私立育华初级中学”。 1954年,山东省立威海第一中学成立,为初级中学。1955年重新设高中部。1994年 ...

一、日益改善的办学条件

威海市实验中学前身为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安立甘堂”,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后由更名为:“私立育华初级中学”。 1954年,山东省立威海第一中学成立,为初级中学。1955年重新设高中部。1994年,威海一中高中部外迁,留下初中部,定名为“威海市实验中学”。 94年时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于1999年对原有教学楼进行改建,重建了能容纳45个教学班、并满足教师办公的综合型教学大楼。2007年对所有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省级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各两个,理化生实验准备室、器材室各一个。2009年对艺术教育楼进行改建,新建的综合楼,包括能容纳550人的大阶梯教室、音乐教室3个、美术教室4个、舞蹈室1个,录播教室1个,图书馆1个,电脑绘画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以及师生餐厅,即满足了教学需要,又很大程度的解决的师生就餐问题。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6,949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教学楼面积11913平方米。现有46个教学班,2252名在校学生,21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6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90人。

二、不断探索前行的素质教育

1993年初,国家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国家教育改革方针导向,开始了素质教育的初期探索。

突破口(一)——电化教育

1994年秋,时任实验中学校长刘凤德、我(时任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张挺悦一起到北京考察学习电化教育。当时选择考察的是北师大,因为北师大的电化教育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起步早,硬件软件都比较成熟。通过考察,结合时代的变化,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选择了“四机一幕” (即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VCD机和实物投影仪)这一新兴教学设备来作为电化教育的突破口。我们当时还去了北京电教馆,采购了与当时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录像带,有的学科当时录像带没货,我们就把目录带回来,留下对方联系方式,后期又购齐,并建立了长期联系。从北京考察学习回来后,我们就马上着手采购“四机一幕”设备,在每个教室安装,并最短的时间内投入使用。随着电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设备也不断更新,教室里的电视换成无盘工作站,再后来又换成多媒体集成系统,电子白板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可以说电化教育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突破口(二)——百灵电视台

1995年夏,环翠区教研室领导、校领导以及校电教组老师再次去北京参观学习,这次去的是北师大附中。当时北师大附中的校园电视台已经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摄、录、编系一体化的工作流程,成为宣传学校、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当时看到的对我们来讲是震撼的,触动很大,刘校长当时就拍板,一定要上这个项目。我们带着学来的经验回到威海,马上就成立筹建小组,由我主抓这个项目,电教组具体实施。记得当时多次邀请市、区电视台的专家们到校指导。一个暑假,从装修,到设备采购安装,全部完成。电视台初期各项工作,如编导、录像、主持等全是摸石头过河,一点点积累经验。与此同时,设备不断的更新,教师撰稿、摄录、配音、编辑水平不断提高,也培养了一批批小记者、小主持人,许多毕业生至今活跃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及各省市区电视台中。学校于2015年隆重举行二十周年台庆,历届编导、录像、及部分主持人都回来庆祝百灵电视台20岁生日。2016年,百灵电视台还作为先进典型在山东省校园电视台观摩探讨会上做经验交流。记得当时每周一的早上,全校师生都在教室观看百灵电视,百灵电视台发展到今天,已切实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学校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宣传、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突破口(三)——音美劳技社团

实验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学校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培养。建校初就开设了美术、书法、器乐、舞蹈特长班。学校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国画为学校的美术特色,近几年在扎实传统绘画形式的基础上增设了衍纸、电脑美术、京剧美术、插画、科幻画等特色课程。学校定期举行画展,向上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家长朋友精彩呈现美术成果,得到了参加活动的的肯定和赞美。近年来,学校中考美术生的成绩一直环翠区乃至威海市前茅。记得当时学校还购买了缝纫机,开设劳技特长班。一批批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提高了综合素质。大约三十多名学生的发明创造获国家专利。

1996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听取了学校素质教育报告后,也欣然题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

三、教学质量——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主航标。没有了教学质量,这个学校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保证,一切也就无从谈起。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说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建校初期,为搞好制度建设,学校领导先后到烟台、青岛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涉及到德勤能绩的考核细则,对教职员工进行量化考核。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区教育局的肯定,不少兄弟学校都来学习。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分不开的。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校领导每年都会带领教师外出学习课改名校经验,回来后就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依据学校实情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教研及课堂改革活动。此外,学校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1994年建校以来涌现出山东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威海市名校长2人,威海市优秀教师3人,威海市师德标兵5人,威海市名班主任名课程团队2个。

在中考方面,学校可以说做到了全方位、细致。记得当初我抓教学的时候,与时任教导主任张挺悦,每天课外活动,都在会找几个处于中考边缘的学生谈话,谈思想,谈方法,为他们解答困惑。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在领导的带动下,工作热情很高涨,学校还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中考升学率一直位于环翠区前列。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建校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17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作为退休十余年的一名教育战线的老兵,我始终关注着实验中学的发展,关注着环翠教育的发展,为环翠教育的进步感到自豪。

 

 

作者:董吉恩

威海环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