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支付的便利化,支付宝对外宣称计划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后,无现金似乎就成了未来社会的标配。 智能手机的上网普及率,以及网络资费的下调,使用网络支付也越来越进入到生活中,大至商场、超市、停车场小至早点铺、菜摊、废品站,都可以采用手机支付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很多商家为了捆绑客户,拒绝收现金,通过扫二维码支付优惠或发红包为诱饵吸取大量的客户资料,见到这样的诱惑很多老年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参与又不会。 面对这种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所所长贺力平说:“如果商家都不收现金,这种情况下不是对像我这样的老年人的歧视吗?”另外,坚持拒收现金是触犯关于货币流通的法律的。 据调查,现在不少老年朋友对网络化支付确实存在以下困惑: 1、手机上的小字,老花眼看起来比较困难; 2、接打电话没问题,绑定银行账户、手机注册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 3、安全问题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被不法之徒所利用。 也有人说,这都是借口,老年人不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心态年轻了永远不老,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也可以勇敢尝试,其实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开始,身边用智能机比年轻人用的都溜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 您认为商家不收现金,是对老年人的歧视吗?在这种大环境下,您对于互联网支付的使用情况和态度又是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