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淄博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2018-11-29 09:36| 发布者: 青扇| 查看: 506| 评论: 0|原作者: 青扇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水乃万物之本。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淄博水利与全国全省一样.同样支撑着社会的发展,同样履行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利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改革发展的过程。

水是生命之源,水乃万物之本。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淄博水利与全国全省一样.同样支撑着社会的发展,同样履行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利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改革发展的过程。

淄博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域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5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又因我们又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用水超量、无序占有、污染突出等问题日趋严重。中心城区用水以及大武水源地问题更为突出。所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形成的独特规则规律。比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以及它的存量而言,首先要做到综合平衡。大武水源地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水文地质构造,它发源于北鲁山(鲁山地区境内,分水岭以北)这里茂密林木,由于它的生存,改善了生态环境,多年降雨量观测,鲁山地区降雨量都在年750毫米以上,比平原地区降雨多100毫米以上,这就自然形成了笼置在山体场范国内的这一座大型“空中”水库。其次是人们通过工程建设形成的太河水库这1.18亿的蓄水能力,特别是已建成的“引太入张”供水工程,水库的功能更为明显。第三方面,就是大武地下水源这个“地下”水库,它东起辛店城区、西至大道,南至金山以北,北至309国道以南,共202平方公里。它已为淄博经济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齐鲁石化的兴起,水源地的功能作用必须要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发挥好。因为它支撑着石齐鲁石化和淄博化工区的给水保障。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应规范管理水权市场和水价体系。水源是按照流域、地域、区域划分的分区取水权限,水资源是与能源、矿产、土地有着同等地位,它有着本身的自然特性,且是国家所有。要跨流域调水,需水权的调整布局和更需市场调节。比如黄河水每立方自然水系0.035元,长江水调入潘博现需每立方1.00元的水价。通过劳动加工现形成水价,按需求、按市场平衡。

我市在加强水资源管理,理顺水利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改革。由于水资源紧缺,198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全市的水资源。通过几年的努力,摸清了全市水资源的家底,实施合理调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99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各省、市水库局为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所以必须理顺其关系。

1991年,市委、市政府将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划归市水利局领导,并在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牌子,实现了市级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第一步。1999年,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尽快完善引黄供水工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引黄供水工程整建制划归市水利局领导和管理,由市水利部门负责引黄供水工程复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使停工十年的引黄济淄供水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复工建成并通水运营,用1亿资金盘活了10亿元固定资产,迈出了水务体制改革的第二步。2000年1月8日,我市周村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水务局,揭开了我市水务体制改革的新篇章,到2002年全市五区三县和高新区均成立了水务局(处),将区县自来水公司划归水务局领导和管理,实现区县以下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其中,高青县、沂源县、周村区将污水处理公司也划归水务局管理。2004年7月19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自来水公司、市污水处理公司整建制划归市水利与渔业局管理,将市建委承担的城市供水职能和由环保局管理的市污水处理公司的职能划归市水利与渔业局,进一步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

市、区县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初显成效,解决了一些过去没有解决的或难以解决的涉水问题,相继建设了一批蓄水、调水、供水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沂源县水务局组建了城乡供水公司、改造了县城供水管网、实行优水优用,当年县城居民喝上了优质水;淄川区实施城乡同网供水工程,改善昆仑等7个镇及淄川区居民的供水条件;博山区水务局投资1.5亿元建设引水入博供水工程、在保障城区用水的同时,解决了城郊4个乡镇近6万农民用上了洁净安全的优质水。特别是我市小清河干流综合治理、引黄供水工程复工建成通水、太河水库向张店城区涝淄河、玉龙河调水,引太入张工程、孝妇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人畜引水解困工程实施,更加充分显示了水利管理体制理顺后的巨大成效。

水利改革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振兴与发展。随着发展的步伐,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相信水利事业将乘着改革的推进,改出一片新空间,改出一片新天地,必须承担起更宏伟、更伟大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水利必将走向辉煌,走向未来!

 


作者:赵友梅

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