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的1988年,我从济钢集团工会调入省总工会工作。当时由于工会工作恢复的时间还不长,社会上对工会工作的性质和作用还有许多不同认识和看法,你听,“工会工作不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布置会场,带头鼓掌吗?”我在大型企业工会工作了这么些年,组织职代会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呀,为职工办好事实事呀,着实做了不少工作呢,怎么人家还不买账哪?不过仔细咂摸咂摸,这种调侃和埋汰里头还真的包含着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工会工作改革的期望值来。的确,工会没白没黑做了不少事,有人说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1989年12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就是12号文件,这可真是及时雨呀。当时我在省总工会政策研究室工作,经常会就工会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调研和思考。学习了中央文件,再结合对基层工会工作状况的调研,我就想,贯彻落实中央《通知》精神,社会宣传是少不了的,思想认识统一了,工会干部才能认清自己肩负的职责任务。同时,社会各界也会对工会应有的作用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当时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契机,就是那一年是省总工会成立50周年,省总号召机关干部创新形式,积极工作,展示省总成立50周年的风采。省总机关各部门相继组织各级工会开展了“三教双学”“三下基层”“七赛七比创七杯”等一系列活动,真是有声有色啊。在这样一种浓厚氛围下,众多基层工会鲜活的工作事例和我在大企业多年基层工会的实践,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涌现。工会工作在改革中有了明显发展,从事无巨细一把抓,到鲜明提出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再到到突出工会的基本职责,各项工作都在与时俱进。怎样用更加鲜活更加生动的形式宣传改革开放中的工会,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呢?我想到了一个有效的形式—电视剧!何不用电视剧来讲故事,把基层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形象地展现出来呢。 这之前我曾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但没写过电视剧呀, 怎么办? 怕啥,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哇? 对,说干就干!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我就“躲进小屋成一统”,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写作可真叫“爬格子”呀。家中一间八平米的小屋任由我的思绪在广阔的工会工作天空里自由翱翔。许许多多企业的工人师傅、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干部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活跃起来。渐渐地,这些神态迥异的群像逐渐浓缩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清晰起来,众多人的故事也渐渐集中在这些鲜活的人物身上。基层工会的基本职能也在这众多的故事中串联、并联起来,成为有人物、有情节、有环境的故事。发生在我最熟悉不过的、奉献了我20年青春的钢厂炼钢炉台、钢厂工会工作的火热生活故事,演化成工会主席魏兆成、党委书记华洲、炉前工师傅周德祥、青年工人小刘……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我的脑海里“活”了起来,在我的稿纸上“站立”了起来。他们走访工人家庭,了解工人疾苦;调查了解实情,还工人以清白;开展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发展;革新发明创造,为提高质量效率争作贡献;热情当家作主,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经过半年多的夜晚、节假日和星期天的创作,一部反映工会是党联结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主题的五集电视剧剧本初步形成,剧本取名《纽带》。当我把厚厚的五摞稿纸装订成册时,东方已露出曙色。 消息真快,当我正考虑怎样将剧本付诸现实的时候,济南军区前卫电视艺术中心郑方南导演来了,他看了剧本之后爱不释手,便带着剧本向省总工会领导表示,济南军区前卫艺术中心有决心把这部反映工会工作的电视剧拍摄好,也有能力拍摄好,请工会在有关大政方针和有关政策方面把把关。省总工会领导随即把剧本交由省总政策研究室、宣教部、生产部、生活部等部门审看,一致感到剧本符合中央12号文件精神,符合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符合职工群众的愿望,拍好这部电视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省总工会决定,同意与济南军区前卫艺术中心联合拍摄。此后,由五集文学剧本凝聚成三集电视剧的分镜头剧本很快形成,演职人员队伍很快选定,担任主人公—钢厂工会主席的是饰演过包公的著名演员白志迪,开机仪式上他握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我很喜欢这个剧,很喜欢这个角色,我对工人生活很熟悉,您就等着看我的戏吧!” 1990年金秋时节,《纽带》剧组开赴拍摄现场—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莱芜钢铁集团公司,得到了公司党委、行政和工会的大力支持配合。在火红的炼钢炉台,在灼热的浇铸现场,在一排排轧钢机旁,演职员们冒着高温,兢兢业业,演好每一个角色。在场的钢厂工人师傅又是好奇,又是热情帮忙,真让人感动。拍摄中我和导演动议,有些群众演员的戏就请工人师傅扮演,嚯,这一来师傅们可高兴了,装扮起来,抓紧进戏!要拍家庭生活的戏啦,再搭棚制景时间挺紧,莱钢工会杨良松主席干脆把剧组带到他家里:“这里行不,要行就在这里拍!”好嘛,杨主席家里成了摄影棚了。 4个月下来,三集电视剧《纽带》拍摄杀青,后期制作也已完成,送至中央电视台。没想到这么快,刚转过年来,1991年1月27日,是个星期天,中央电视台就播放了电视剧《纽带》。此前,1990年12月,济南电视台也先期播放。那些日子,打开电视,你会听到电视剧《纽带》的主题歌响起:“架起心灵的彩虹,播撒着太阳的温馨;编织着感情的织锦,传输着大地的声音;那是心灵的彩虹,联结着太阳和大地;那是炽热的火焰,温暖亿万职工的心。……”听着自己创编的歌词变成了这么动听的歌曲,看着由自己编剧上映的电视剧,深深地感受到了山东大地改革开放所给予的丰厚营养。 《纽带》播出后,收到了强烈反响。有的基层工会干部来信动情地说:“从电视剧《纽带》中,我明白了工会的职责,看到了工会工作者应具有的品质和火热的心。剧中一幕幕活生生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情节,象淙淙流淌的泉水,沁人心脾;象晨光中吹响的短笛,那么清新。”《济南日报》刊发消息:“该剧展示了改革开放后的沸腾景象,歌颂了广大工会干部,塑造了工会主席的艺术形象。” 《山东工人报》刊登署名剧评文章:“这一束束多姿多彩的生活浪花,生动地展示了工会在党联接职工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人日报》刊文称:“最近,中央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相继播出了王绍钟编剧的电视剧《纽带》,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 ……他用他在工会这片沃土里吸取的营养、才智,还报给工会事业,倾洒他对工会的感情和挚爱”。 我国第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后工会工作的影视剧由咱山东省总工会搬上中央电视台的荧屏,让央视电视剧演绎工会改革的故事,这心情还真有些“久久难以平静呢”。 作者:王绍钟 山东省总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