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张崇贤,原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政协副主席、现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双柏县地处云南地理中心,楚雄的南部,金沙江水系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境内山峦叠峰,沟壑纵横,无大于1平方公里之平坝。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雨量927毫米,全县森林覆盖率84%。林下资源丰富,野生中草药种类繁多,大部分中药材均适宜生长繁殖,加之双柏境内无大型工业、矿山、无工业污染源,绿水青山常在,蓝天白云飘逸。空气、土壤、水源均适宜中药材绿色发展。 一、双柏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双柏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步早,但发展缓慢。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农村“赤脚医生”时代,各乡、村合作医疗部门就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中药材,用中草药治病防病,起到了降低治病成本,疗效又好的效果。由于体制多次变动等诸多原因未能持续发展,种植数量大量减少。但白扁豆、何首乌等品种有一定的发展,2009年双柏县被云南省科技厅、药监局确定为第一批“云药之乡”后,引起双柏县委、政府的重视,紧接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把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在政策、资金的扶持下,全县中药材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数量面积效益逐年增长,截止2018年6月,全县8乡镇共种植各种中药材7.2万亩,其中连片种植基地千亩以上的5个,千亩以下500亩以上的9个,共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经营主体123户,产值达4.95亿元,其中加工企业完成值1.52亿元,中药材种植企业完成产值3.43亿元。 双柏县委、政府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县的四大产业之一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招商引资来的外商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对中药材种植户,提供5至1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扶持,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二、爱尼山乡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情况 爱尼山乡是双柏县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重点乡,也是双柏县的“云药之乡”。由于森林覆盖率居全县之首,达93%,生态环境优美,林下资源尤为丰富,最适宜中药材生长繁殖,爱尼山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共有中药材种植户472户,占全乡总农户的19.7%。全乡共种植各种中药材26000多亩,其中茯苓18000多亩、黄精700多亩、重楼600多亩、续断2220亩、佛手2000多亩、牡丹芍药500多亩、白芨100多亩、其他药材2000多亩。 在县委老干部局的组织下,笔者亲临爱尼山乡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首先来到麻海村委会重楼专业村岔箐村民小组调研,全村8户分为2个自然村,座落在海拔1700米的陡坡上,附近山上云南松密布,我查看他们村种植的重楼,只见重楼在黑色的遮阴网下生长茂盛,高的约有1米多,茎杆都有手指粗,正在开花结籽,该村村民小组长介绍说,这块地上的重楼已经3岁了,它的根一般都有1市斤左右重,又看了他的种苗繁殖地,遮阴网下重楼苗已经有10多公分高了,他介绍说,这就达到移栽标准了,他接着说,他带领全村8户44人,共种植重楼50多亩,出售重楼种子、种苗、根茎收入全村人均8000多元。他说:“我家重楼产业年收入7.8万元,本村仅有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靠种植重楼脱贫”。六合村委会假拉山村民小组种植重楼规模比岔箐村民小组要大得多,效益同样也很好,19户中12户种植重楼共107亩。 我们接着又实地调研了海资底村委会仓房村民小组王新华白芨种植基地,他向该村租土地127亩种植白芨,我们看到,今年才从南华县购进移栽的白芨苗,均已成活有2-3片叶,还在该村林下种植党参、丹参、吴茱萸,续断200多亩,全村19户全部劳力被王新华吸收打工,每天80元,我们看了发放工资的花名册,每月都按80元每天的标准领到2400元至1200元,农民住在家里打工就能领到工资,得益于王新华的支持帮助,村民们都很感激。 随后,我们又来到彩公路边的旧哨村委会村民杨国飞的国飞药膳庄园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这是杨国飞打造的一个集中药材种植、休闲、观光、餐饮、民宿服务等为一体的庄园式的基地,花园式的庄园里种有花卉、各种中草药,建筑、餐厅、民宿风格不俗,种植基地有核桃、冬桃等各种水果种植基地、有林下种植重楼20多亩、黄精50多亩,其产品以餐饮药膳为主,平均月消费药膳重楼100多公斤,黄精300多公斤,月收入1万元多元,中药材药膳养生也不失为一种治未病的有效方法。此外,他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当地各种中药材干片、野生木耳、香菇、干橄榄等当地土特产,月收入1万元多元。 接着,我们又到大箐村委会续断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只见一大片森林地里开垦成台地种植的续断长得绿油油的、叶片已经盖满了地,有的已经起苔开花,长势良好。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片林下共种植续断200多亩,是村委会为增加村集体经济的一个举措,续断生长很快,当年种当年收,种植当年即可产经济生效益。 总的来看,爱尼山乡发展中药材绿色种环境优良,党委政府重视,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农户努力,发展前景看好,为全县中药材种植绿色发展做出了榜样,积累了经验。 三、发展中药材产业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纵观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不高,零星分散,给发展现代化种植带来困扰,种植就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投入劳力成本高,只有走现代化的路子,才能降低成本。 (二)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投入不足,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大,支持产业发展乏力,以至中药材种植产业后劲不足,发展缓慢。 (三)中药材种植产业还未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初级产品上市存在风险。 (四)招商引资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只扶外不扶内,有失公平公正,挫伤本地种植户和种植企业的积极性。 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坚持向上争取项目,积极主动向省、州主管部门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筑得安巢在,引得凤凰来,优化投资环境,争取省内外大企业来双柏投资建基地,带动药农一起发展,如:云南白药集团等。 (三)制定公平公正的扶持政策,吸引本县和外地资本投入,本地外地企业一样对待。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电子商务,畅通流通渠道,降低产品市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