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喜看我家新变化

2018-11-27 15:59| 发布者: 夕阳光辉| 查看: 454| 评论: 0|原作者: 夕阳光辉

摘要: 要说改革开放的变化,那变化可太大了!咱且不说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也不说我们乳山市区变得像个大花园,天蓝水绿百业兴,马路宽又平。就说咱老百姓的生活吧,那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作为这千万 ...

要说改革开放的变化,那变化可太大了!咱且不说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也不说我们乳山市区变得像个大花园,天蓝水绿百业兴,马路宽又平。就说咱老百姓的生活吧,那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作为这千万个家庭中最普通的一户,改革开放以来,我家自九十年代开始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买了第一台电视机,接下来几年里又买了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做饭用上了液化气,寒冬有土暖气,洗澡有太阳能,屋里有洗澡间,装上了浴霸灯,一年四季可以洗澡。1997年我村开始通电话,我家又装上了电话机,可以经常和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们说说话。到2000年以后购置的电器就更多了:微波炉、电磁炉、高压锅、电压力锅、电饼铛、豆浆机……旧电视换成了平板的,也装上宽带用上电脑了。屋里、屋外地面都硬化了,下雨再也不用沾两脚泥了。出门骑上了电动车。你说我们农村家居变得和城市有什么两样?

你想知道我家以前是什么样子吗?那我也说给你听听。

1955年我家因为缺少劳动力,随父亲进城到威海定居,并在威海市南城街四号租了个房子。1959年国家号召家属还乡,口号是“我也长着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我父亲就捎信给我的两个舅家兄弟到威海来搬家,一辆小推车推着我妈、我小妹还有点儿行李,另一辆车推着居家过日子的零零碎碎,这就是一个十八级干部家属的全部家当。回来住的是毛草房,用的是土炕、土锅台,走的是土街、土院,屋里土地面,用的是泥碗、砂盆,吃水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用水桶去挑,盛水用的是大沙缸。晚上点的是煤油灯,炕上铺的是芦苇席,晚上睡觉还刺人。那时农村青年人结婚要求的最高标准是“三转一扭四固定”。什么是三转呢?就是自行车、缝纫机和一架座钟,一扭是一台收音机,四固定是四间新房子。那时吃的就更差了,我们村人多地少,为解决吃饭问题,当时村里提出的口号是“口粮要加,多栽地瓜”,因为地瓜产量较高,所以一年四季以吃地瓜和地瓜干为主。到农忙季节才吃点玉米面饼子。那时过年也蒸饽饽,但和现在的大白饽饽不一样,那时的饽饽外面包一层薄薄的白面,里面全是地瓜面之类的杂面,吃的面条也是杂和面的。现在我们吃的全是白面、大米,地瓜倒成了保健食品。现在穿的、戴的、铺的都非常好,你说我用了个巨大变化一点儿都不过分吧?

哈哈!现在改革开放40年的生活真正叫好!咱乳山更好!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

 

 

作者:段云龙

乳山市下初镇中心医院退休干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