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建设兖矿,我们物资供应人

2018-11-22 17:33| 发布者: 兖矿集团离退科| 查看: 465| 评论: 0|原作者: 兖矿集团离退科

摘要: 鲁迅在他的《故乡》一文中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踩出了路”。兖矿1976年建成矿务局,当时只有唐村、北宿、南屯三对矿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局,发展到跨省、跨国开采煤炭能源,股票在上海、香港 ...

鲁迅在他的《故乡》一文中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踩出了路。”兖矿1976年建成矿务局,当时只有唐村、北宿、南屯三对矿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局,发展到跨省、跨国开采煤炭能源,股票在上海、香港、纽约上市的国有大型企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一代一代的兖矿人对煤炭事业的热爱,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兖矿改革、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兖矿进入世界500强之年。四十年前的1978年,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做出了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决定。这次大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中华民族开始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78年我退伍来到了兖矿。现在的集团公司卫生防疫站那栋楼就是矿务局。当时我在供应处,供应处有处机关、总仓库和汽车队,三个单位加起来不到200人。后来我又调到总仓库。当时的总仓库就在现在铁西公园那个位置。大门朝西开,进大门路北是汽车队,路南是总仓库。总仓库两排平房是办公室,往里是库房、货场。保管员办公靠的是算盘,靠的是手工记账。冬天取暖靠火炉子,夏天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电风扇。记不清哪年的夏天了,材料组人多,房子大,配了个台式电风扇,干完活我们几个小青年就往那屋里跑。进库材料、设备,全靠拖拉机,地板车,汽车往里运。木材堆垛靠铲车,靠人用绳子拉,用撬棍撬。上世纪80年代,兖矿发展进入了高潮,鲍店矿、东滩矿相继投产,矿务局又建起了新的仓储供应基地,就是现在的物资部。

物资部现有职工1000多人,担负着兖矿集团煤炭生产、开发建设的物资供应管理任务。多年来,物资部实行“两集中、四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物资管理从计划、采购,到供应全部实行了ERP系统物资管理。科学的管理使我们用最少的资金保证了兖矿的物资供应。这种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赞誉。在全国煤炭系统介绍过经验,获得过殊荣。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漫步从头越。建设兖矿,我们物资供应人,在路上。

 

 

作者:黄启军

兖矿集团离退中心物供中心服务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