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5岁了,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已经7年,现在,我身体健康精神好、生活幸福,养老金足够吃穿住行生活开销,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表现好,不用我操心,两个孙子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还没进幼儿园,我在家买菜、做饭、照看接送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住房我曾三搬新家,一次比一次好,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水电供应充足及时,做饭有燃气。儿女都有私家车,每逢休息、节假日,我可以出去休闲旅游,游山逛景。我内退以后,在物供中心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年组织上又让我担任退休所社区退休支部书记,这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奉献余热的良好机会。所有这一切,我衷心感恩党、感恩生活在一个好时代,象这样的好日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回想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我家在菏泽农村,黄河岸边,土地盐碱贫瘠,农民在生产队靠“工分”吃饭,社员辛辛苦苦干一天活,可挣十分工,价值两角多钱,产的粮食年年不够吃,靠国家发救济粮度日。供应的粮食以地瓜干为主,白面只能在麦收以后和春节时吃两顿,常年吃不上油,吃不上肉,蔬菜水果吃的也很少,照明用柴油灯,穿衣破旧不堪,一年也添不上两件新衣。文化生活更是枯燥无味,长年累月看不上一次电影,有时为了看一场电影要跑几十里路。农村集镇上好多农产品不准买卖,粮油棉花国家统购统销,到集上交易要受到惩处,…… 我1976年到兖州矿区工作,在三十二工程处当土建工人,刚来到矿区,一切都很陌生,我想能从农村到矿区国营企业当工人也好,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干活不怕苦、不怕累,尊重老师、团结同志,不到半年时间,调我到处机关组织科工作,我很欣喜。在组织科就和在土建工区工作大不一样了,好在我有在公社机关五年的工作经验。我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我边学边干,按照领导要求,尽心尽力努力做好。实际上,组织科工作并不轻松,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三十二处大量招工,职工队伍迅速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组织科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职工工资调整,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套改,清理干部档案,充实调整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干部,以工代干转干,党员教育管理,吸收纳新党员等等。我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大胆探索、学习专研,逐步由不熟悉到熟悉掌握,到了1980年的时候,我对三十二处每名干部、每名以工代干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得到了领导的好评,称我为“活档案”。那时候,我的工资为二级工,转干后月收入还不到五十元,我无怨无悔,我看到不少参加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工资也不高,生活艰苦一点,坚持一下就过去了。“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那是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 八十年代初,我的家就实行分田到户了。我家三口人,分得近三亩地,有七、八块。没有牲口耕地,没法用拖拉机,只能用铁锨刨,拼命干,累得汗流浃背,一天只能刨二三分地,但大家干的都很有劲,他们说:“干是为自己干,交够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法还真灵,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多年吃不饱的问题解决了,多年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很快改造成良田了。每到麦收、秋收农忙季节,我请假回家。我种地经验不足,就积极想办法,买优质化肥,及时浇水,我家种的庄稼也不比别人差。 1984年,我荣幸的调基建公司组织部工作,两年后基建公司与矿务局合并,我有了在基层从事组织干部工作八年的经验,到机关工作就不生疏了。很快我升任副科长、科长。当时,国家提出要提拔重用“四化”干部,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参加了辽宁党校的函授学习。1989年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毕业后又参加中央党校本科班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90年,兖矿搞政工职称评定,我评为政工师,全家户口农转非,分得了住房。一家四口人迁来矿区。我工资低,粮食还靠粮票购买,好在搬来时家中有存粮,拉来一车,存到面粉厂。家属又找到一份工作,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我工作更加卖力,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每项工作我都积极按时完成,领导很满意。94年秋天,我去深圳学习考察,百闻不如一见,深圳的改革发展使我耳目一新,深圳的发展真是快,大胆改革创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在调资办工作,学好文件,吃透精神,按照工作部署扎扎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从事干部工作期间,认真掌握了解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矿务局基建公司合并后,矿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八年未动,矿处级干部年龄偏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及时向领导提供详实资料,使问题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 1996年,我调物供中心从事党务和纪检检察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党风廉政建设是天字号大事,实行一票否决权。我深感担子重,责任大。我努力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做好结合的文章。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让每一名党员干部算清“七笔账”,珍惜岗位,经得起考验,解决好“不想贪,不能贪”的问题。结合单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章立制,认真抓好落实,认真执行党内外监督的相关规定,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违反上级规定的案件。刹歪风,树正气。物资部管钱管物管供销,重点岗位人员多,抓党风廉政建设难度大。由于工作方法得当,物资部连年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先进纪检监察组织。我也多次被评为党风廉政先进个人和优秀纪检干部。在物资部工作这些年,先是实行班子成员经济承包责任制,后又实行年薪制,我的工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提前走向小康。 我退休后,每年都回家。谈到家乡的变化,那真是翻天覆地。新农村建设一年一个样,到处是新气象。房新,路新,街道新,厕所都变新,楼房新添一栋又一栋,轿车新添一辆又一辆,农用机械应有尽有;万元户,百万元户不稀罕;街道胡同由窄变宽,路面由土路变水泥;卫生有专人打扫,街道脏乱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我家80年代初盖的房子,长期不住,年久失修。前几年我扒掉又盖上四间新瓦房,拉起了围墙,盖上了门楼,没人住成了“看房”。前几天,我回家和乡亲们交谈,个个脸上挂满了激动。一位比我小一岁的小兄弟,告诉我说:我现在生活好得很,几个儿子在外地打工,给的钱花不了,国家还给发钱。酒,天天喝,喝不完。地也转包了,在家照看照看,不出力尽享福。交谈中,农民对种地不交公粮,国家还给补贴最为满意。我们村的土地大部分都转包出去了,一年一亩地一千块钱,不用种了,多省事啊! 矿区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 兖矿集团现在已发展到以煤炭、化工、装备制造、金融投资为主导产业的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经过四十年发展,兖矿集团已形成山东本部、陕蒙、贵州、新疆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六大基地发展格局。2017年完成煤炭产量1.35亿吨,进入中国行业前五、世界前七;营业收入1992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2018年上半年完成煤炭产量8197万吨,营业收入120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位列2018财富中国500强第五十四位,在煤炭上市公司中居第二位。今年世界500强兖矿集团凭借强劲的业绩增长稳健的经营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首次跻身榜单,以294.7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明列第399位。如此骄人的业绩,做为兖矿人我们能不感到自豪吗?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我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成果的享受者,有着很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我做为兖州矿区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点点工作,也是踏着改革的节拍前行,回想起来,我问心无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要我们听党的话,跟党走,一心一意地干工作,就有发展前途。我回顾本人的四十年,在大方向上把住了、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摆正了,在大家与小家的关系上处理好了,就胜利了! 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国家有这样的掌舵者、领路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习总书记已经发出了奋进新时代的进军号令,“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作为兖矿人,我们要今不忘昔、饱不忘饥、富不忘贫、安不忘危、爱祖国爱人民爱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利用好企业发展的好政策,改革创新的好机遇,共同奋斗,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张银魁 兖矿集团离退中心物供中心服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