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厉害了我的家

2018-11-22 17:22| 发布者: 兖矿集团离退科| 查看: 444| 评论: 0|原作者: 兖矿集团离退科

摘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伟大的祖国一段段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一个个史诗般进步的发展奇迹,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伟大的祖国一段段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一个个史诗般进步的发展奇迹,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说来也巧,我与1978年有不解之缘。1978年12月的一天,我与几十个小伙伴到梁山县委招待所集合,坐上了“煤炭工业部第三十二工程处” 绿色解放牌敞篷车,五十多公里的路程,转颠簸十多个小时来到兴隆庄煤矿建设工地,从此,我正式成为了三十二工程处一名职工、兖州煤田会战大军的一员、一名兖矿人。第二天,我被分配到西风井“快速掘进队”,工地上没有宿舍,工程处到附近农村租房供我们住宿,就这样我和本队的其他8名新工人挤进了兖州城南红旗四村三间土坯房里,没有桌椅,每人只有一张床、一盏煤油灯,9个人一个瓦罐,一条麻绳,洗漱、洗衣用水要到离土坯房一里多地的一口土井里去取。取水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瓦罐一旦碰到砖砌的井壁上会坏的。工地离我们住的地方有三里的路程,上下班靠步量。在工作上我们的任务是井巷掘进,打眼、放炮、装矸、钉道工序往复循环,那时年轻,21岁,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装矸石时,两人一组,大铁锹一轮,牛头大的矸石瞬间被抛入矿车。新长征突击手、先进生产者年年有份。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为自己能参加兴隆庄煤矿建设而感到骄傲,因为兴隆庄煤矿是周恩来总理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对日产万吨煤的现代化矿井。

兴隆庄矿建成投产后,我随所在单位转战南北,又相继参加了鲍店矿、二号矿、济东新村等7矿1村的建设,最后在济东矿区新村退休。

记得我们在鲍店矿住上了5层楼,毛坯房,最大的优越感是吃上了自来水、上下班骑自行车,施工用上了耙矸机,大大的减轻了体力劳动。1990年5月我随施工队来到济东矿区,参加济宁二号煤矿建设,住进了标准化职工宿舍,上下班有班车接送,井口有标准化的更衣室、澡堂,井巷掘进用上了进口的掘进机。济宁二号煤矿是我参加建设的最后一对矿井,可采储量3.47亿吨,设计年产400万吨,矿井核定能力500万吨/年。2003年12月突破600万吨。1989年12月24日开始兴建,1997年11月8日建成投产,矿井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济宁二号煤矿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鼓舞人、塑造人,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了“采撷光明、传承文明”的企业使命,“构建‘特而强,优而美’的现代化文明矿井”的企业愿景,“珍惜有限,挑战无限”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建矿,人才兴矿,科技强矿”的战略方针,“和衷共济,志存高远”的企业精神,“言真行实、自动自发”的企业作风,形成了以“光明”企业文化为核心,以“3D5F”安全文化、“6E”质量文化、“和”环境文化、“诚”美德文化和“阳光”廉洁文化为子系统,以“至行”管理文化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实现了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走出了一条安全生产、生态优美、生活富裕、人际和谐的现代化文明矿井发展之路。矿井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矿井、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型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全国文明煤矿、山东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AAA级矿井等荣誉。

1992年国家给我办理了家属农转非,结束了我与老婆孩子两地生活的日子,在 “中国煤炭第一村”兖矿济东矿区新村住上了三室两厅的家属楼。新村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我们过上了城市的生活,幸福指数年年攀升!40年我以兖矿为家,生活水平也随兖矿改革带来的高速发展恰似芝麻开花节节高。

40年兖矿的变化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兖州煤田1966-1989年,开发建设。1966年,国务院周总理签批成立兖州矿区会战指挥部开工建设,1976年7月21日成立兖州矿务局,历经20多年奋战到1989年,工业总产值由2400万元增长到3.1亿元,煤炭产能由116万吨增长到1285万吨,当年实际完成1003万吨,成为全国十大千万吨级矿务局,实现规模当量的第一次飞跃。

1990-2000年,增量扩能。2000年济三煤矿投产,集团公司历经34年建设,年生产能力3040万吨,营业收入588.8亿元,年末资产总额1172.8亿元,实现规模当量的第二次飞跃。

2001-2012年,发展探索。在区域上由省内向省外、国外延伸,在产业上由煤炭向化工、电铝、装备制造等非煤产业拓展。相继建设陕蒙、贵州、新疆基地,投资建成一批煤化工企业,在澳大利亚设立投资产业平台-兖煤澳洲公司,在加拿大收购19项钾矿探矿权。2012年,集团公司实现煤炭产量7617万吨,化工产量430吨,营业收入1002.9亿元,年末资产总额1845.8亿元,形成集团公司主导产业整体框架。

经过40多年发展,兖矿集团现已形成山东本部、陕蒙、贵州、新疆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六大基地”发展格局。2016 年,跨入煤炭产量过亿吨、营业收入过千亿、资产总额超 2000 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行列,位列煤炭行业 50 强第 6 位,比 2013年提高 9 个位次。2017年,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煤炭产量1.35亿吨,完成营业收入195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8亿元,利润总额45.62亿元。

2018年7月,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行第399位。

厉害了我的家!我坚信,兖矿的将来会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拿出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永葆“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争当开拓者、实干家,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兖矿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鹿培秋

兖矿济东物业服务中心退休支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