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陈书修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定位,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原来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改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阶段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成为开创美好未来的思想指引。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决胜期,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同志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在我国发展历史方位上提出的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