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有了“便意”及时排 时常压抑危害大

2013-8-2 13:0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32| 评论: 0

摘要: 现代生活中,便秘的发生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达到5%。它有两个年龄高峰:30-40岁人群以及60-70岁人群。老人肠道松弛、膀胱肌肉乏力,发生便秘或还“情有可原”;但中壮年多发者却往往是因为不重视排便甚至压抑“便意 ...

现代生活中,便秘的发生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达到5%。它有两个年龄高峰:30-40岁人群以及60-70岁人群。老人肠道松弛、膀胱肌肉乏力,发生便秘或还“情有可原”;但中壮年多发者却往往是因为不重视排便甚至压抑“便意”所导致。工作忙忍着不上厕所?久而久之身体就真的习惯且不想上厕所了。人体“出”和“进”同等重要,一旦形成顽固性便秘人体难以忍受,不少患者甚至发展成抑郁症甚至选择自杀。

便秘也是病  重者要手术

人总是在没有便秘时不重视排便,一旦便秘才体会到痛苦。有的痛苦简直超出人的承受范围,抑郁症、自杀患者不在少数。很多次在只能手术解决的便秘患者肚子里发现大块坚如磐石的粪石,其坚硬无比,甚至难以钳碎,可以想象患者曾经遭受多么大的痛苦也许是“难以启齿”不愿就医,非常多病人选择无止境地默默忍耐和自行吃泻药治疗。长期依赖泻药帮助排便希望“一通百通”,却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便秘产生,因为肠胃依赖上刺激性泻药后,没有它就更加不产生蠕动,所以泻药最好少用慎用。

便秘原因逐个数  工作太忙强压便意

重视排便应该就像重视吃饭一样,这样才能达到“进出口平衡”。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中壮年往往是重视吃不重视排。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肠蠕动变慢、整体机能减弱而导致的便秘不同,中壮年很多都属于饮食、生活习惯不佳等人为因素所致。最值得提醒的就是抑制“便意”现象。人类作为高级动物,食欲、便欲都是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它不可能用强行意志力呼唤而来,而是顺其自然来到。如果有“便意”的时候正好在开会、赶工作进度……这种人为抑制“便意”的行为就会导致“便意”受压抑后逐渐淡漠、减弱,从而多天没有想排便的感觉,出现便秘。

一心二用如厕看报

白领们另一不良习惯就是边排便边看书看报。一心不能二用,当精力集中在报纸杂志的故事情节上时,势必不够努力排便,久而久之同样会造成便意消失而诱发便秘。这就是为什么看书看报越多,排便越困难的原因。一般等待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可以放弃了。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里看书、看报或听音乐,排便涉及100多块肌肉的参与,排便时不集中注意力,会降低对小肌肉的精密控制,长此以往,甚至会失去排便功能。

纤维素摄入不足

国家推荐的纤维素摄入量为25-30克每天,但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人群纤维素的日摄入量仅为7-10克,只占要求的1/3-1/2的量。膳食纤维素的缺少会让食物残渣变少、从而便量很少,因为只有残渣达到150克以上人体才会产生“便意”,长期缺乏纤维素,可能一周都难以有一次“便意”。

预防便秘固定排便时间

现代人工作学习再紧张,也得为排便腾时间。预防便秘,应从培养“便意”开始。首先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便秘,其次,如果能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预防便秘也非常有用。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如早晨等),扭转之后可以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便秘者在没有“便意”时也去蹲一蹲,慢慢培养习惯,刚开始可能没效果,但坚持下去或有好转。

如果短暂的排便困难或是没有“便意”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很可能因为环境或是身体状态改变而产生“一过性”便秘。我们认为的便秘是指有1/3时间排便不正常且持续三个月以上者;或是感觉自己排便“太少、太硬、太难”者,这些就需要到专科就诊治疗了。根据便秘的形成原因、轻重程度不同等,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而在此之外,往往还需要辅以饮食结构、生活作息的调整。

在主食中添加粗粮

现代人应有意在主食中多添加粗粮,像含麦麸类食物最佳(如全麦粉、全麦饼干等)。此外,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鲜水果。还应适当多喝水,因为体内缺水严重也会导致或加重便秘。如感觉有轻微便秘则可饮用蜂蜜水,进食大枣、芝麻和胡桃等,这些都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