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改革给了我新的人生

2018-11-13 14:45| 发布者: 夕阳光辉| 查看: 310| 评论: 0|原作者: 夕阳光辉

摘要: 1990年八月,教育改革的浪潮把我一下子推上了乳山四中校长的岗位,从此,进入新人生,踏上新征程。怦然心动,一讲成名   1990年暑假,乳山市深化教育改革又推出新举措:乡镇办中小学,校长岗位实施竞聘制。 ...

1990年八月,教育改革的浪潮把我一下子推上了乳山四中校长的岗位,从此,进入新人生,踏上新征程。

怦然心动,一讲成名

1990年暑假,乳山市深化教育改革又推出新举措:乡镇办中小学,校长岗位实施竞聘制。听了有关文件的精神,我怦然心动,决定参加乳山四中校长岗位竞聘,因为四中是我的母校,曾经是市办重点中学,但自从八八年下放后,质量一落千丈。作为教委初中辅导员,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育黎教育的持续发展,为了父老乡亲的期望,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挑重担。竞聘会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校长》。我提出以德为纲,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以课改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办学思想;突出一个中心,即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两个原则,即坚持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抓好三件事情: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件大事,全面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这件难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兴教这件新事的治校方略;以及为其配套的两大工程:即着力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全面实施阳光管理工程。我的演讲得到评委的一致赞赏,一讲成名,成为竞聘制乳山四中第一任校长,开始了新的人生,踏上了新的征程。

雨中探访,信心倍涨

竞聘结束后,我恨不得立刻到四中,看看离开二十多年的母校。刚要动身,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老天的作对并没有阻挡住我的脚步,急切的心情不减反增。我不顾一切,顶风冒雨向四中进发。到了四中,越走脚步越沉,越走心情越重,满腹疑惑不解:为什么一堆堆建筑垃圾无人管?为什么新建教室没安窗?为什么学生宿舍床铺无床板……我急于找到答案。正巧遇到一位上厕所的男教师,他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坐坐。我顺水推舟,一来可避雨,二来可深入了解更多情况。他对象也是教师,十分热情好客。从他们嘴里,我得到许多重要信息。原来两年前,四中因白蚁泛滥,市政府决议规划重建。但工程中途时局突变,教改把四中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半拉工程遗留问题很多:首先,建筑工程款未全部到位,建筑公司想方设法卡要;其次,镇政府对未完工程不闻不问,无动于衷,互相推诿,校领导无能为力,颇有情绪;第三,学校主要领导管理不力,校长被工程牵扯精力过多,教导主任几乎常年养病,后勤主任因从高中降职到初中,闹情绪。我还着重了解了一下教师有关情况,对四中几乎全部是公办教师、且双职工教师住校较多这一点特别满意。傍晚,我信心满满地离开了四中。此时,雨停了,天晴了,心亮了。路上,虽然穿着被雨水淋湿的衣服有点冷,但心里热乎乎的;连续的奔波虽然身体有点累,但脚步越来越轻,越走越快。我要以新风貌,迎接新挑战;以新举措,夺取新胜利。

克难攻坚,一马当先

当夜,我几乎彻夜未眠。我要早打算,早准备,早动手。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快“组阁”,让一班人马尽快进入角色。按照我的德、能、勤、绩缺一不可的用人原则,很快确定了前后勤有关人选。第二天一大早,得到领导首肯后,我马不停蹄,奔赴各地,行程百余里,诚聘有关人员。上午,“优化组合”成功。但在后来与四中原领导班子交接中却遇阻。原后勤主任不但没到场,而且拒缴钥匙。我二话没说,立马登门拜访。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三十多年未见,见面后十分亲切热情。因为已临中年,我请他到小饭店,边吃边聊。他问我打算让谁接他的班,我说:“宋修宝。”他连声说:“好,好!忠诚老实,任劳任怨,持家有方,是个好管家。”又问:“谁接管前勤。”“李勇和于新亭。”“行,行!精明干练,兢兢业业,治教严谨。”说着,把一串钥匙交到我手上,拉着我的手说:“国友,我知道你今天是为它而来,你用人有眼光,但你接的可是一个烫手山芋,难啊!”“老师,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我有信心。”我十分坚定的回答。因为我坚信:翻身仗是打出来的,进步是逼出来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告别恩师,大气没喘,我坐车直奔教育局财务科,借教育改革大势,情、理、法三管齐下,不但要回了拖欠工程款,还讨得了专项资金。第二天,施工队进校,很快教室和宿舍高质量修好。同时,将闲置多年的八间旧厂房改建成住房,为接下来的教师招聘和新学期开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来,在教师招聘中,我亲自出马,以安排住房的优惠条件把全镇仅有的两个地市级优秀班主任揽到了四中,初战告捷。

开学后,我多措并举,同步协调,深入扎实地全面落实办学思想和治校方略;步步为营,渐次递进,卓有成效地全面推进两大工程;四处奔波,多方协商,成功实施未完校舍改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捷报频传。

当年,四中被评为镇教育先进单位,新建行政办公室9间,解决了大家在危房办公的挠心问题,近期目标完成;第三年,超额完成中期目标。当年中考,165名毕业生几乎人人美梦成真。有35人考取一中重点班,8人考取中专,7人被技工学校录取,89人升入普通高中,24人升入职校。第五年,长期目标顺利完成。学校进入全市教育先进行列。当年,在市政府表彰大会上,我校5人同台领奖。站在领奖台上,我感慨万千:是教育改革给了我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人生。我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不忘初心,快马再加鞭,乘胜再扬帆,奋勇再向前。

 

 

作者:李国友

乳山市育黎镇退休干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