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在经历了英国99年漫长统治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进入了历史新纪元。16年过去了,光阴一瞬间,可是交接香港时中英就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进港谈判时英方寸步不让的不友好行为,已让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大英帝国的蛮横。 1997年6月,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里喜气洋洋,气氛热烈。政权交接方面的重要谈判已基本结束,除了首席代表兼未来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赵稷华大使还在与英方就交接仪式的细节继续磋商外,陈佐洱主谈的14项议题均已陆续与英方达成协议。 6月16日中午,陈佐洱突然接到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责成他带领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专家小组,立即与英方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问题展开谈判。并告知说,北京组成的专家小组下午将飞来香港配合他的工作。王副部长还告诉陈佐洱说:来人将带来具体方案,只要在我方底线范围内的,授权他可以当场决定。由于时间紧迫,王副部长要求他在一个星期内与英方达成协议。 交接时,中方军队必须设防 原来,一个月前中英外交高层就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进港问题展开了谈判,因英方较劲,会谈没有取得进展。按照早前确定的原则,解放军驻港部队应于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时开进,之前会派遣196名技术和后勤先遣人员分3批进入香港,为驻港部队开进担任通信、交通和后勤保障工作。 但是,百密一疏。这年5月4日中央领导同志在听取香港交接工作汇报时,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即驻港部队7月1日零时进港时,从北到南抵达各营地需要二三个小时,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部队设防,香港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防务真空。届时,中英两国领导人将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进行香港政权交接盛典,数千名被邀请到场观看交接仪式的嘉宾也都云集在香港,他们的安全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刚刚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绝不能一分钟不设防,并要求驻港部队必须立即组成一支先头部队,携带武器装备于7月1日零时前进入香港。事关重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外交部立即就此事与英方进行磋商。 5月9日,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紧急约见英国驻华大使艾博雅,提出了驻港部队拟派一支先头部队提前进港的想法。艾博雅听后未置可否。当14日王副部长再次约见他重申有关要求时,艾博雅好像方才真正明白中方的意图,当即予以强硬回绝。消息传到香港,驻港英军总司令邓守仁、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戴维斯立即对中方的建议提出抗议。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同月底,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举行回归前最后一轮全体会议,赵稷华大使再次提出中方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必须提前进港问题,英方仍态度强硬,不表同意。 恰在此时,英国发生政府更替,工党接替保守党上台执政。6月2日,钱其琛副总理致函英国新任外首库克,就中方拟派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提前进港等有关问题作了说明,希望得到英方的配合。 中英终于达成谅解 经过中方多次交涉,英方终于同意于6月13日“听取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专家的情况介绍”。会议开始后,英方首席代表戴维斯强硬表态,说英方会上只听取中方情况介绍,不对问题进行讨论。 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距离香港回归不到半个月,需在一周的时间内与英方谈妥驻港部队先头部队进港事宜,时间十分紧迫。6月20日,中方谈判代表陈佐洱和英方新任谈判代表包雅伦率领各自的团队坐到一起继续开会磋商。但一天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傍晚时分,谈判不欢而散,离去时包雅伦和陈佐洱不约而同走在了最后。“我们两个人再谈谈吧?”包雅伦试探着问了陈佐洱一句。陈佐洱点头答应,两人见谈判大厅里服务员正在打扫卫生,不太方便,便走进谈判大厅旁边的一间储藏室。里面没有灯光,只有一张条凳。把门虚掩后,两人坐到了条凳上。包雅伦首先开口说话,他问陈佐洱:“中方还能作出哪些松动?” 陈佐洱每天都与北京保持联系,知道中方的底线,他说中方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作出的让步只有两点:一是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可以放弃开进位于九龙闹市区的枪会山军营,但港岛的英军总部一定要进;二是可以减少一些先头部队的人数。说到这里,陈佐洱语带严肃地说:“前提是英方也必须持灵活态度。”对此,包雅伦没有马上作出回应,他“嗯哼”了一声,走出了储藏室。 陈佐洱从包雅伦没有当面反对的态度里面,揣测到一丝新的“希望”。果不其然,在次日举行的会谈中,双方迅速就军营问题达成共识,即英方同意我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开进石岗、昂船洲、威尔斯亲王大厦英军总部和赤柱军营。 先头部队确定为509人 在先头部队人数问题上,经过几轮磋商,英方终于不再坚持与届时英军人数相等的立场,中方亦准备相应地减少预案中建议人数(500人)。但谈判中,陈佐洱提出先头部队人数为509人(比中方预案中建议人数多了9人),因为他认为这个数字吉利,也可以跟英方讨价还价。包雅伦听后不置可否,要求中方提供509名官兵在4个开进营区的分布方案。 陈佐洱建议休会20分钟,他立马跑到楼下中方代表团休息室,让几位在此待命的军事专家马上为509人作出4个营区的“布防方案”,要求15分钟内完成。通过讨论,专家们将509人按146人、183人、78人、102人的编制分到了石岗、昂船洲、威尔斯亲王大厦和赤柱军营。续会时,包雅伦听完中方介绍4个营区兵力分配方案后,提出进驻威尔斯亲王大厦的兵力人数太多。僵持中,中方参加谈判的杨建华大校给陈佐洱递了一张纸条。陈佐洱叫他当场代表中方发言。杨建华说:7月1日零时在附近的会展中心正举行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同时也可以在威尔斯亲王大厦举行一个中英两国驻军的防务交接仪式,有迎有送,都有尊严,也照顾到了双方的面子。 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包雅伦与英方代表团成员交换了一下意见,接过了中方的“布防方案”,说立刻上报伦敦首相府确定。双方就驻军防务交接仪式达成一致后,随即又在中方先头部队的装备和进港时间问题上达成共识。 至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案专家小组就中方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的所有问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周艰难谈判,讨价还价,终为香港顺利交接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