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沧桑巨变。中国航天,中国超算,中国天眼,中国高铁,中国深探,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速度,一连串的中国奇迹,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声音,世人倾听,中国元素,世人接纳,中国道路,世人效仿。 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特别是那我们一时无法认知的高科技的东西,人们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谈。须知,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巨变是自下而上的整体的、扎实的、全面的。如若以我们普通老百姓亲见亲历的身边事的小变化,来说大变化,或许你就更翘指点赞了。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听说马鞍山市很有发展潜力,我就填报志愿,脱下戎装来到这里,成了马鞍山一个普通市民。我落脚的第一站,是当时市属单位一家较好的企业。它位于马向铁路线以东地区。厂房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湿地,河汊,荒滩,厂房左右的荒坡处,有两三个小村庄,十几座散落且低矮的小平房,把厂区包围着。放眼厂区外面的世界,除马钢厂区之外,你再难看到马鞍山什么壮丽景象,发展的奇迹了。况且,当时社会上还刮着批判什么“唯生产力论”的阴风,人们心里冷嗖嗖的,还谈得上什么发展哟!对于我这个初来咋到的外来人,尤其令人难以心安。 终于盼来了艳阳高照的那一天,“四人帮”被打倒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令中国大地沸腾,马鞍山城乡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马鞍山最早那片沙洲和那不足千户的小渔村,虽然我没有走过当年马鞍山那唯一的一条矿渣石子路,虽然我没有到过马鞍山当年那泥墙草顶,单根毛竹当座椅的“金鞍大戏院”,但是,我亲见亲历了马鞍山这40年的展翅腾飞。这些年来,我原来所在的企业,前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四人帮”一倒,当年生产效率节节攀升。不久,一家内迁的国有大企业,兼并了这个不足200人的小厂,生产厂房也搬到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产值翻了几翻。原来那厂房生产区,生活区,那厂区周围的荒山,那两三个散落的小村庄,厂房后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湿地,沟汊,荒滩处,铺就了江东大道,建起了新二中学府,东方明珠,西湖花园,江南御花园等,高层楼群林立,大型超市,商贸铺面一应俱全。 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变化,尤其应大书特书的是马钢的巨变。如今的马钢,再也不是上世纪70年代前那种“黄龙”漫天,黑烟铺地的生产大家了。40年中,马钢一再抢抓机遇,不断跨上新台阶。目前,1000吨以下小高炉全部关停,早已迈上2000万吨级钢材配套生产联合企业,国际上市公司。马钢商标中外驰名;汽车板材,获世界一级认证;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穿的是马钢“跑鞋”;h型钢国内领先,海洋工程用钢,极寒地建用钢,占市场份额60%;高铁,国家大剧院,鸟巢,大飞机,港株奥大桥,都有马钢制造身影。40年后再出发,马钢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纵观全市三区三县,更基业雄伟,规模壮观。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级行列,郑浦港新区,更成为通江达海,百柯争流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如今的马鞍山市区,那节庆广场,市政广场,那马鞍山大剧院,马鞍山图书馆,那市体育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均成本市建筑名牌之代表作。金鹰双子星座,万达广场等商贸建筑,成为本市富庶文明之地标。驻足江东,俯仰晚江,马鞍山伟哉!壮哉!全国性现代化宜居,宜商,宜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国家绿化城,双拥模范城等,一顶顶桂冠花落宝地。可以预期的是,马鞍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作者:解云祥,马鞍山市老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