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特别策划:父母相亲团

2013-8-1 20:2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548| 评论: 0

摘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女的婚事成了为人父母的一件心事。“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父母亲,为儿去相亲”。为了儿女的“幸福”,从传统的相亲大会,到时髦的相亲网站,从委托熟人介绍,到登报登刊,不管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女的婚事成了为人父母的一件心事。“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父母亲,为儿去相亲”。为了儿女的“幸福”,从传统的相亲大会,到时髦的相亲网站,从委托熟人介绍,到登报登刊,不管儿女们愿不愿意、啥态度,老父母们开始“奋战”在“相亲第一线”。君不见,远远望去,那相亲会上,不管高矮胖瘦、先来的后到的,难见年轻的身影,统一是“顶”着花白的头发,戴着副老花镜,捧着个小本,认真记着的老年人,有人戏称这是“父母相亲团”。

且不论这“父母相亲团”战绩如何,单看那父母们起早贪黑的“敬业精神”、如招聘会般拥挤的相亲现场,就让人不得不在心里打了几个问号:从小二黑那会儿就兴自由恋爱了,咱孩子自己找不到对象吗,还得让老爹老妈上阵?做父母的如此这般把为孩儿相亲当成晚年的一大事业,做儿女的领情吗?最重要的是,这父母相亲团做得了儿女的主吗?

为了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家》刊记者们“混”入位于济南泉城公园的一处相亲点,和“相亲一线”的父母们“亲密接触”了一把。又和正被父母们催着结婚的孩子们谈了心,末了,记者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愁:孩儿啊,为你找个对象咋就这么难?

                   ——记相亲一线的父母们

    如果没去过“相亲第一线”,你不会理解为什么电视上“非诚勿扰”类相亲节目如此红火;你更想象不到,相亲会上的父母们如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招聘会般,为自己晚年的事业——“为孩儿相亲”奋斗着。

                   他们的晚年都交付给一项事业——为孩儿相亲

   又站了一个上午:老张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来泉城公园的相亲点了,他和老伴有约定,他周六来,老伴周日来,一人掌握一天的“找儿媳权”,剩下那人在家做饭。相亲点的父母们对老张来讲都是熟面孔,他们和老张一样,不管是每年三月三的“千佛山相亲大会”,还是泉城公园这样每周末的小相亲会,那是逢会必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相到亲的机会。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老张曾有过很多设想,比如去旅游、返聘等等,可虽然已经有不少单位希望老张过去帮忙,老张都没答应。因为就目前来看,给儿子找到对象是他和老伴

    晚年最大的一项事业。“这天儿越来越热了,站一上午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衣服已经被汗湿的老张,小心翼翼地收好记录女方信息的小本,“不过,今天还是有收获,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女孩,回家赶紧让那小子联系联系去……”说完,老张眼里瞬间闪起光芒。

   “竞争”无处不在:相亲点的父母们一般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见有新面孔出现,一哄而上地发问:

    你家男孩还是女孩?多大了?在哪上班……第二件事是“推销”自己的孩子。虽然没人给发工资、搞绩效,父母们却比谁都敬业,如果遇到个好“女婿”人选,那戗起来是经常的事儿。A妈“哟,你家孩子条件还挺好呢,我闺女条件也不错,人长得漂亮……”B妈“我家闺女条件也好,人更漂亮,你看照片……”A妈“我姑娘工作好”, B妈“我姑娘工作也不差”,A妈瞥了B妈一眼“走,咱到边上去,我给你好好说说我闺女”,B妈“哎,你这人不能这样啊,人家有选择权……”

                           他们的脸上都刻着一个字“急”

“相亲点的成功率高吗?”“不高。”所有的父母都这么回答。“那为啥还一周两趟风雨无阻地往这跑?”“被孩子急得呗,也许就能找到合适的呢。”这话反映了相亲点父母们的普遍心态,可是真的有那么急吗?

刘妈 女儿24岁 着急理由:怕孩子被剩下

刘妈是瞒着女儿偷偷到相亲点为女儿找对象的。要说24岁这个年纪也不大,可刘妈已经着急上火一年多了。“不急?不急能行吗?我那孩子倒是不急,一给她说找对象的事就烦,可你烦我这当妈的也得给你找啊。女孩子能拖得起吗?你现在觉得自己年轻漂亮还没玩够不找,等你过了30,比你小的不找你,比你老的要么想找年轻的,要么就是离过婚带着孩子的,你想找也不好找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赵爸 儿子30岁 着急理由:抱孙子

赵爸今年60整,儿子是他而立之年生的,可如今儿子也已经到而立之年了,却连对象的影儿都没见。之前儿子上大学那会儿,赵爸为了儿子的学业不让儿子找,等儿子工作了,赵爸想让儿子找了,儿子却忙事业根本不着急这事儿。赵爸通过各种办法给儿子介绍了有30多个女孩了,儿子全说没感觉。赵爸急了:感觉到底是啥玩意儿?你去给我找个有感觉的来,就是少只眼睛,我也认了。儿子听了不紧不慢:您着啥急啊?我40岁之前能结上婚就成。可赵爸等不了那么长时间,赵爸说:“中国的国情就决定了孩子不能太晚婚,现在都是靠爷爷奶奶给带孙子,等儿子40岁结婚,我都70了,等抱上孙子我都70多了,我哪有那好身体和精力看孙子啊,他小子不急,我这当爷爷急!”

    简妈 女儿28岁 着急理由:怕孩子过不好

    简妈和女儿倒是有个一致意见,就是28了该找婆家了。可对于找个什么样的,两人意见完全不统一。简妈是过来人,她认为婚姻不是过家家,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而且对方起码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好看?好看能当饭吃?要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爱情?爱情保鲜期能有几年?等你围着围裙、蓬乱着头发,做饭、擦地、带孩子的时候,谁给你去爱情?而简妈的女儿不这么认为,她认为简妈就是个过分现实的俗人,如果没有共同语言,对方就是钻石王老五自己也不稀罕。所以,这边厢简妈发动所有关系外加自己亲自上马,按照自己的要求给女儿张罗着,那边厢女儿见一个拒一个,相亲成了母女俩的对抗“游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