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李发新 副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擅长领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有深入的研究。从事临床专业工作2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三、五 医生手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病,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对于部分严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未坚持正规治疗的患者,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减退,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抓住发病初期一两年的时间,采取正规的治疗和随访,严重的畸形完全可以避免,患者可以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即使有少数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关节畸形,也有可能通过骨科手术进行治疗。致残不致残,除决定于病情本身轻重不同外,有没有坚持接受正规治疗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问题解答: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症状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吗? 几年前就开始发现只要到阴雨天气关节就会很酸痛,热天有时候在空调间呆一会儿都会觉得酸得厉害。医生说我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我纳闷我究竟怎样得上这种病的呢?这种病的并发症状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吗?——陈丽荣(淄博) 答: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方面有关系。 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见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为膝、趾、肘、肩、踝、颞颌关节等,对称性,伴有压痛,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另外还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凡有关节痛部位会有肿胀现象。再次会出现晨僵,即病变关节在较长期静止不动后出现的僵硬感,必须通过活动方能逐渐缓解,可持续达1小时以上。本病的结局是关节畸形,如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样改变等。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采取药物、支具或手术的方式,但具体用哪一种,怎么用,需综合化验、临床症状、体检等多方面诊断后施用。 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关节不痛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药了?此病能否被根治?若不能被治愈,治疗的目的又何在? 我今年67岁,患此病13年左右,手脚关节变形,肿大;因长期服药,身体免疫力很弱。病情时好时坏,后来为了减轻疼痛,每天用强的松控制,目前不能下床活动。听说生物制剂不错,贵吗?本人经济条件一般,有便宜点的进医保的又有效果的吗?这种病到底能不能根治?——王芳(日照) 答:针对关节肿痛,目前现有的药物,如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和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是有效的药物。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病情常可得到控制,但是关节内部的病变(如滑膜炎症、滑膜增生、软骨下破坏及骨侵蚀等)过程并未真正停止,只有较长时间应用改善病情的药物,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生物制剂很昂贵,但国产药物便宜很多,目前部分省市可以报销,我省正在积极争取。 要明确的是,经治疗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缓解,不等于疾病的根治;近期有效也不等于远期有效。就好比高血压,虽然不能被根治,但可以与它“和平”相处。患者关注的更多是疼痛,而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疼痛,还要评价疾病是否还在发展,关注药物能否阻止骨与关节的破坏,看看患者的内脏是否因此病而受到损伤,进而做下一步干预措施,减少患者更大的痛苦。 三、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用“激素”类药物会不会“上瘾”?吃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不是副作用更小? 我妈在5年前患有类风湿,曾经在医院治疗过。治疗后稍有好转,但这几年以来,经常有关节痛,她也吃了不少保健品,好像疗效不显著。有些医院给开了不少激素类药物,但她听说可能会上瘾,副作用很大,就没有用。现在想问一下有没有好的中药治疗此病? ——杜鹃(济宁) 答:首先保健品不是药,不能治病。其次,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这种认识也是不全面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江湖游医就是利用患者这种心理,以所谓祖传秘方、偏方来迷惑患者,上当者甚多,结果是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其实“凡药皆有毒”,不论中药、西药都是如此,例如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效果的雷公藤,虽然属于中药,其毒副作用甚至高于西药甲氨蝶呤。相反,毒副作用特别低的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也很低。因此患者需谨记,利益与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 一部分患者过分担心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另一部分患者则害怕“上瘾”。但许多证据表明小剂量激素(如每日服用强的松不超过2片)长期应用是“百利一弊”,即有利于快速控制关节炎症、防止关节变形,而无严重副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关节症状严重,服用非甾体类 抗炎药仍不能缓解症状,或伴有明显全身症状或内脏器官受累时,仍需要采用激素治疗,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一点一点地缓慢减少强的松的用量,而不会“上瘾”。患者不必“望激素而生畏”。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我今年57岁了,刚诊断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我想询问专家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张大伦(烟台) 答: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健康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波动与缓解都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学会自我克制和自我调节,要心胸宽广和豁达大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要注意患部的干燥和保暖。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阴天、下雨、寒冷和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均可加重,因此,换季时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湿,切忌风吹受寒或雨淋受湿。夏季应穿长袖和长裤睡觉,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冬季衣服要暖和,但不宜太重。天阴下雨时,应少外出活动,切忌迎风而卧或睡中以电扇取凉。 在饮食上,可补充体内缺乏或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鱼油、硒、维生素、藻类、虫草、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和蜂蜜等。不宜过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肥肉等,不宜过多地吃动物内脏和海产品,长时期服激素患者不宜过多摄入糖。 患者在注意休息的同时,还应进行适当的锻炼。因为长期卧床休息会招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萎缩和骨质脆性增加等危险。锻炼应循序渐进,以刚引发疼痛为度,运动前热敷,常变换锻炼方式。在温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痛,促进肌肉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