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人寄养农村,可行吗? 乡下老人进城养老已是寻常,可您听说过城里人到乡下村民家养老吗?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江苏南京,这种新的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模式并广受欢迎。 这个模式开始自一位叫童道云的保姆家,童道云今年45岁,之前一直在城里做保姆,她所照顾的老人姓盛,2012年得了脑中风,老伴儿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长年住在医院,但昂贵的住院费令她承受不起。2013年4月,童道云在省第二中医院做陪护时,了解到老人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就问老人愿不愿意跟她到乡下去生活,老人非常乐意。没想到,这一住就是4年。老人在她家吃得好、睡得好,穿戴整齐、清清爽爽,邻居都说童道云对老人很好。而在童道云的带动下,这种将城里老人接到家里养老的模式,逐渐兴起,童道云所在的村子也逐渐成了“养老家”村。 把城里老人接到家,做些自己擅长的家务活,为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和亲情关怀,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养家,既照顾了老人,也不耽误照顾自己家庭。时下农村多数村民盖起了楼房,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城里买了房子,乡下不少房子闲置着,刚好可用来发展养老事业。而对于城市老人来说,可以到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农村生活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解决了城市找保姆难得问题,成本也低,这可谓是一种多赢模式。 但是对此,有人也提出异议,去农村养老模式是不错,但毕竟是一项牵扯经济利益的服务,农村的服务质量怎么评估?价格谁来定?又有谁来监管农村的服务质量?一旦出现纠纷怎么办?此外,农村的医疗条件毕竟相对较弱,医疗怎么保障?——这也是大部分老人顾虑。再就是,城市老人到了农村,可能离子女也远了,探望起来不方便,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亲情的疏离,时间久了,老人心理上也会有变化,等等。 那么,对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您怎么看?如果有条件尝试,您会选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