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城市垃圾变奏曲

2018-10-12 13:51| 发布者: 家住北极| 查看: 406| 评论: 0|原作者: 王如昶,大连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来自: 辽宁省委老干部局

摘要: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是有专人负责收集处理的。记忆里,每家都有一个自备的垃圾桶,生活垃圾都存放在这个桶里。每天会有一辆拉着拖箱的马车过来,驾车人手摇着铃铛沿街收垃圾。一听到铃铛的响声 ...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是有专人负责收集处理的。记忆里,每家都有一个自备的垃圾桶,生活垃圾都存放在这个桶里。每天会有一辆拉着拖箱的马车过来,驾车人手摇着铃铛沿街收垃圾。一听到铃铛的响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出来倒垃圾。

  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人都住在没有燃气的大杂院里,那时候的垃圾,主要是煤炭炉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在城市新建的楼院中渐渐通上了燃气,垃圾里的煤炭炉灰越来越少。运送垃圾的马拉拖车被汽车取代,收垃圾的铃声也随之消失。每条街上开始铺设埋在地下的垃圾箱,有了垃圾可以随时倒进垃圾箱里。生活垃圾变成了择菜剩下的菜帮子、菜叶子以及肉骨头之类。渐渐地,垃圾箱中出现了酒瓶子、饮料瓶子、塑料饭盒,还有纸箱、塑料袋等包装物。在很多新建小区,新住户购买家电的包装物以及装修房子的建筑垃圾等频现。此时,除了地下垃圾箱,又增设了地上分类垃圾箱,它们的设计美观,方便适用,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线。

  虽然现在要做到人人自觉分类放置垃圾有点困难,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变化已经奏响了城市垃圾变奏新曲。


作者:王如昶,大连市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