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开学季,很多家长出于锻炼孩子能力的考虑,都会鼓励自家孩子多参加学生组织。这本是一件好事,既能增加孩子服务同学的意识,又可锻炼其组织领导能力,对于咱们爷爷奶奶们来说,孩子能在学生社团中担任职务,也是很自豪的事情。但是,不知您是否察觉到“学生官”这种现象? 近日媒体报道,部分高校学生组织就像“小官场”,“抱大腿”“混圈子”“打招呼”等不正之风盛行。这些学生组织的成员,有种种心得体会:“那套话术和玩法,跟官场陋习没啥区别。”“我是靠学长‘打招呼’进的社团,所以一进去就有靠山。”“在校园里碰上了,不能喊师兄师姐,要大声喊‘主席好’。”…… 还有一些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赋予“学生官”权力。比如,班长可以检查学生作业,如果认为谁做得不好可以让他重写。这种在学生看来“巨大的权力”会产生寻租空间,“学生官”的作业能让别人代写,“学生官”可以接受其他学生的贿赂让其不再重写作业,并以此向老师瞒报真实情况。 而很多家长却并不知道青年学生的简单日常生活中还有么多权力构成要素,对权力的崇拜开始得太早了,使得本应蓬勃朝气的青年才俊,却早早地幻想权力快感,这让很多人为之担忧。 对此有媒体评论,我们在期待年轻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社会机制也当留好第一个扣眼,塑造正向的激励机制。就以学生组织为例,是否可以将其与加分、评优、推免等机制脱钩,保持其服务学生、锻炼能力的基础意义?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也需要反思自身的官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同时,所有的“社会化人”也需要反观自身的作为与理念。比如,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看待“学生官职”和“学生官”? |
潇洒出尘: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所谓的学生官,更应该是在品德各方面过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