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读者至上”的美国图书馆

2013-7-22 08:4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160| 评论: 0|原作者: 董天恩

摘要: 近几年来,我曾四次到美国洛杉矶探亲,先后住了两年多。在那里没有什么事儿,几乎天天去图书馆看书报。我去得最多的是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洛杉矶市图书馆、中国城的华埠图书馆等。在美国旅 ...

   

   近几年来,我曾四次到美国洛杉矶探亲,先后住了两年多。在那里没有什么事儿,几乎天天去图书馆看书报。我去得最多的是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洛杉矶市图书馆、中国城的华埠图书馆等。在美国旅游时,还到纽约市图书馆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看过书报。这些图书馆里,中文的图书、报纸、杂志很多,有些是在我国内地看不到的,如香港、台湾、美国当地出版的中文图书和报刊,在这些图书馆里都能够看到,使我大开眼界。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图书馆星罗棋布,不仅建筑是当地最好的,而且各种文字的藏书也很多。除了国家图书馆以外,每个州、每个市、每个大中小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里边经常坐满了人。

   美国的图书馆与中国的图书馆相比,有许多特别之处:

首先是图书管理先进,联网式管理给读者带来极大方便。有一次,我从市图书馆选中了要看的几本书,忘了带借书证不能把书借走。就把书名抄下来交给我女儿,让她上班时代我去市图书馆借书。她说不用,便把我要借的书名交给附近一家图书馆,第三天便从附近这家图书馆拿到我要借的书。等我看完后,她又把这几本书送到附近的这家图书馆,由这家图书馆转到市图书馆去。另外,读者还可从网上查到各个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从附近的图书馆办理借书手续,轻而易举地把书借到,节省了很多时间。

   再就是开架借书,看中了再借。美国的图书馆像个“图书超市”,读者可以随便进到藏书的房间里,仔细挑选图书借。不像中国图书馆那样,把藏书的房间看成是读者的“禁地”,绝对不能入内挑选,只能填上图书的名单,站在藏书房间的小窗口前,等图书管理员去里边取书。

   还有,图书馆不仅有图书和报刊,而且还有录像带和光盘。图书馆的录像带和光盘,也是各种语言的,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应有尽有,像中国的古典戏曲和武打电影的光盘等,也可从图书馆免费借到。中国的图书馆,除了图书和报刊外,其他则借不到。

尤其是,每次借阅的图书数量和录像带、光盘的数量不受限制。在中国的图书馆借书,一般最多每次只能借两本,借阅的时间是两周到4周,看不完时要带着书到图书馆续期。美国的图书馆就不同了,借书的数量不受限制,很多人一借就是一大背包,还见到有些人拉着小拉车去借书的。借阅的时间是4周到8周,到时看不完的,还可在网上另续。还书的手续也很简单,只要把图书和录像带及光盘交给图书管理员或塞入馆外的一个还书窗口就行,不像中国图书馆那样还需一本一本地销号。

   我感触最深的是,进出图书馆不要任何证件,不管肤色(种族)如何、年龄大小、有无工作,都可以随便进出图书馆,也可随便进去阅读、借阅图书馆内的图书、报纸、杂志。借书证是免费发放的,凡是年满17岁的人,只要拿着带有像片的身份证件(如驾驶证等),不分国籍和居住地,都可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在洛杉矶市图书馆,我曾见到两个衣衫破旧的拾荒者,大大方方地进入图书馆,在那里看了1个多小时的报纸才走了。在中国,大概不会让这样的人进入图书馆。

   美国图书馆视读者为“上帝”。美国图书馆的大厅里,好像中国的宾馆一样有个服务台,工作人员站在那里迎接读者,每逢进去一位读者,他们就亲切地说:“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态度非常和蔼,工作认真负责。有一次,我到图书馆,想借的那本书不巧被别人借走了,工作人员就把我家的电话号码留下,说一旦别人还书后立即打电话通知我。果然没过几天,便接到图书馆打来的电话,我马上到附近的图书馆借来了想看的那本书。美国图书馆这种全方位为读者服务,把读者看成是“上帝”的做法,使我这个身处美国的中国人深刻体会到美国图书馆热情为读者服务、处处是“读者至上”。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