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调适心态度晚年

2013-7-19 15:1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49| 评论: 0|原作者: 陈皮

摘要: 据许多老年人讲,晚年生活最惬意的,一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二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谐家庭包含许多美满幸福元素,在这样的家庭里,作为老年人,如果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自己免受病痛的折磨,家人也会少受很多 ...

    据许多老年人讲,晚年生活最惬意的,一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二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谐家庭包含许多美满幸福元素,在这样的家庭里,作为老年人,如果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自己免受病痛的折磨,家人也会少受很多累,对和谐家庭而言,无疑等于锦上添花。

怎样构建和谐家庭?因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当会见仁见智。至于老年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答案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活规律、加强锻炼、饮食调理等,都忽视不得。除此之外,调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心态调适了,心胸敞亮了,气理便顺畅了,就不会有“心事”郁闷于心中,许多疾病就可远而避之,人们常说的“心病”还需心药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可谓心理养生之妙诀。

   关于调适心态,我国古人早有论述。庄周在《周子·在宥》篇中曰:“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就是说,人过于欢乐,脉象就会偏于阳,病理表现为阴虚或阴亏;过于愤怒,脉象就会偏于阴,病理表现为阳虚或阳亏。阴阳俱虚,热时怕热,寒时怕寒,就不能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四时不分,与寒冬夏暑天气不能调和,就伤害了身体。喜怒无常,思念漂浮不定,行事便缺失条理。

    涉及心态调适或心理养生这个话题,古人还在饮食、情绪、气象等方面同样做了精到论述。比如:“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吕氏春秋·尽数》)就是说,过甜、过酸、过苦、过辣、过咸五种食品,一旦充塞形体,生命就要受到危害。过喜、过怒、过忧、过恐、过哀五种情绪,如果与精神交接,生命就要受到危害。过寒、过热、过燥、过湿、过多的风、过多的雨、过多的雾七种气象征候,如果动摇了体内的精气,生命就要受到危害。所以,凡养生就要知道这个根本,知道了这个根本,疾病自然就无缘由来伤害身体了。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则提出以“六然”处世哲学来平衡情绪,即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把如何做人,概括得明明白白,同时也为调适心态,做了全方位的诠释。

    人的一生不容易,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要经历许多事情,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心路历程都难免起伏跌宕,影响着性情或性格的变化。但都俱往矣,凡此只可资今天回忆,断不可动辄激起感情波澜,致伤神害身。人到晚年,心态一定要平和,这是健身延寿之本。世事纷纭,包括居家过日子,不顺心的事可能随时发生,上策是持超然态度,淡然处之。情绪失控是老年人的大忌,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这是常识,更是共识。

    调适心态其实就是心理养生。这是个大课题,全方位地引领着老年人的生活,影响着老年人生活的质量。仁者寿,康者更寿;夕阳美,缤纷晚霞里的健康老人更美!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