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记者调查发现,同样登录百度,对比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电脑上网在百度搜索没有医疗广告,但用手机上网百度搜索前几名全是医疗广告,百度竞价排名医疗广告已经转战移动端,成为不争的事实。同一个网站,不同的标准。新闻一出,百度再次遭到口诛笔伐。 两年前“魏则西事件”的舆论风波,让百度险些关门。百度重新主导部门精简优化架构动作,最早裁撤的就是跟医疗相关的部门。如今,世人似乎再度绝望地发现百度陷入了“犯了再改,改了再犯”的“死循环”之中。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推广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正式被明确为互联网广告,并且要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但是,竞价排名广告仍旧能大行其道。什么原因?有人说内部管理紊乱,也有人说监督力度尚待加强。但最终原因肯定要归咎于企业自身对利益创收的难以割舍。 包括百度在内,所有的搜索引擎现在都已经不是人们查找或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了。在头条等新闻客户端上,还有在微信朋友圈里面,容易受骗的人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充满误导性的信息,更不用说那些三姑六婆组成的养生群,在最容易被误导的人群之间,形成一个相互流转,不断强化的闭环渠道。 但是对于这些信息平台,它们受到的注视并没有对百度的那么强烈。说白了,传统的虚假医疗广告,会借助于各种流量入口,实现更加分散却也更具针对性的传播,而且监管的难度也比单纯的搜索监管更大。 有人认为,应该追究相关平台责任,以足够震慑力的罚单来倒逼平台“痛改前非”。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的医学健康知识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