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香港海港城出现的拉横幅事件,让香港保险理赔再一次被广泛关注、讨论起来。一些朋友也因此对香港保险产生了更多的怀疑,甚至一些同仁开始大肆攻击香港保险理赔难、纠纷律师费用昂贵等问题。 人们不禁想问,赴港投保到底可行吗?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1 拉横幅事件原委 2016年12月-2017年9月,客户次子经历了六次住院,后五次医疗险全部理赔成功。2017年9月确诊白血病被拒赔,理由是首次住院未告知,因赔付金额超过100万港币,投诉不被香港保险投诉索偿局受理,可能面临高额律师诉讼费用做出此过激行为。 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大概率是因为客户投保时有疾病史未申报,保险公司拒赔是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和保险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这个是合情合理,不能纵容无理取闹。 事实上,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保险公司,都秉承着最大诚信原则,对于此案件,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只是国内诉讼费比较便宜,也需要看保险公司的态度,以及保险经纪公司是否愿意去与保险公司进行博弈。 2 如实申报很重要 如实申报有记录的健康状况,对后续理赔至关重要! 保险公司要求客户在签署合约时秉持最高诚信原则。这个原则不是儿戏,如果投保时故意隐瞒重大事实,而后期申请理赔的时候又被公司查出来了,那么,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的保险公司,都是绝对有权利拒赔的。因为在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违反了最高诚信原则,这个合约本身就是无效,那公司又怎么会赔付一张无效的保单呢? 但要注意的是:香港的法律是假设所有人都无罪,如果定罪,需要证据,没有证据只能是“无罪”。所以“有记录”的病史是一定要上报的。严格来说,公司理赔时也都以白纸黑字的记录为依据。一般能用身份证号在三甲医院查到的记录,保险公司也都查得到。 如果已经完成投保,发现曾经漏报了一些疾病,可以联系自己的代理人进行补充告知补救试试。 3 赴港投保需知 1. 找一个靠谱专业的代理人 香港是繁体字,主流语言为粤语及英语,读简体中文保险合同都费劲的话,有个代理人一旁协助,事半功倍,此外专业的代理人也可提醒一些易被忽视但对投保影响重大的事项。 以“保诚事件”为例,投保时,父亲确有义务了解并提供跟孩子健康有关的、且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核保决定的情况。即使有服刑的客观原因,对于合同中不确定的内容,也应该向母亲去予以证实,并根据证实结果填写告知,即使父亲未意识到,保险代理人也应该提醒注意。 2. 对既往病史做到心中有数 赴港投保前,可去查询下医保卡里的住院记录和费用清单,社保官网、社保局、微信、支付保等渠道都可以查到。当然,这种情况下,医保卡千万不要外借,即使是个人账户里的钱借给家人买药也不行,港险对此容忍度很低,一经发现,基本拒保、拒赔。前车之鉴已经很多。 3. 配合体检 港险普遍要求投保时体检,也能减少一些纠纷。但要注意,体检也并不免除投保人的告知义务。 内地人要在香港打官司,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还会面临倒贴一大笔诉讼费的风险。 所以,如果是保费预算本就不高、风险保守型用户,建议直接考虑内地保险,很多产品的性价比已直追港险,投保、理赔也更加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