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照片的故事征文

2013-6-25 15:1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826| 评论: 0

摘要: 留在井冈山的感动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记忆,其中一些美好的回忆若能用照片记录下来便会久久留存于心上。时隔17年,我在井冈山观看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经历,因为这张我与李谷一老师交谈的照片,让我刻骨 ...

留在井冈山的感动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记忆,其中一些美好的回忆若能用照片记录下来便会久久留存于心上。时隔17年,我在井冈山观看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经历,因为这张我与李谷一老师交谈的照片,让我刻骨铭心。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成立于1996年5月24日,在这之前它是没有编制、全国最大的艺术团,全国大部分优秀艺术家和演员都是艺术团成员。1996年5月24日,艺术团走进江西遂川,并正式被命名为“心连心”艺术团。严格地说,江西省遂川县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第一场演出地。

   巧合的是,1996年5月25日这一天,樟树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包括我在内的48名教师,到井冈山接受传统教育。下午三四点钟,我们乘坐的大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正好追上几辆满载文艺演出道具的卡车。一打听,竟然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结束在遂川县的慰问演出后,要在井冈山演出,这几辆卡车正载着艺术家们前往井冈山。这意外的消息,乐得全车人高呼:“这下被我们捞着啦!”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一座风景优美的山冈,瞻仰几位将军的雕像。在绿林小广场,刚毅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李谷一。他高兴地对我说:“陈教师,我们去向她打听一下,这次她来井冈山会唱哪首歌?”我们很快来到李谷一老师面前,刚毅笑着问:“请问李老师,这次您会唱哪一首歌?”李谷一稍微愣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看我俩,笑着回答:“唱哪首歌现在还不能说,但可以透露,我会清唱一首你们喜欢的歌。”我们表示感谢后问:“李老师,可以和您合个影吗?”她说:“可惜我没有照相机。”这时,与我们一起的侯菊如老师端着相机朝我们走来,我示意他赶紧按快门,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井冈山演出的那天,我也来到了现场。舞台就设在山脚下一个广场上。这天,美丽的山城到处人头攒动。可是,天公不作美,演出开始不久,天就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有个别观众打起了雨伞,秩序也有些乱了,但是舞台上的演员们照样一丝不苟地表演。

   我有点坚持不住了,捂住头准备走。突然,一把蓝花雨伞挡在了我的头上。我扭头一看,是一名长头发的年轻小伙子,他将整把雨伞倾斜在我这边。小伙子全身已湿透,不时用手抺掉脸上的雨水。我实在过意不去,轻声对他说:“谢谢你,我准备离开了。”小伙子一把拖住我说:“下面肯定还有精彩的表演,坚持下去吧。”

    我感激地看着小伙子,他憨厚地笑笑,继续为我撑伞。演出在大雨中进行,阎维文、张也等著名歌唱家冒雨高歌。这时,舞台传来李谷一清唱的《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清纯的歌声,透过密集的雨丝,将真挚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演出结束后我回到旅社。全身被淋湿了,虽然有点寒意,但我心里热乎乎的。我不仅庆幸自己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更感激井冈山这位素不相识的小伙子对我的关爱。我因此对井冈山人民肃然起敬。

    17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是段漫长的岁月。在这期间,我经历的事情无法计算,更无法一一回想。然而,只要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在井冈山观看“心连心”艺术团表演的情景,仍然会被艺术家们精湛的演出所感动,仍然会被艺术家冒雨演出的敬业精神和素不相识的井冈山小伙子的友好精神所感动。

                       一张老照片勾起一段回忆

  近几天阴雨绵绵。在家闲着无事,我翻开了那尘封已久的相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50年前当兵时的照片。照片虽已发黄,但那英俊威武的风姿仍然存在。这张照片是我穿上军装后拍的第一张照片,我珍藏了50多年。今天见到它,勾起了我参军时的美好回忆。

   记得那是1950年冬,当时正值美国侵略朝鲜,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那时到处可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标语,国家号召适龄青年参军。但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还不高,百姓顾虑重重,怕当兵打仗会牺牲,因此,那时征兵十分困难。当时我家的情况也不好,父亲病故,我近20岁,是长子。我下面有16岁的弟弟,14岁及12岁的两个妹妹。母亲因子女多,操劳过度,营养不良,身体瘦弱。但她当时是村妇女主任,思想进步。她为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含着泪对我说:“德富,我们带个头,你报名参军吧!”

   我当时好久未回答,心中暗想道,我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我参军离家后,家中的田谁种,家中的重活谁干,家中的生活怎么过?母亲知道我的担忧,声音颤抖地对我说:“家中有我,你的弟妹也不小了,他们也会帮我。另外我们家还有叔叔、伯伯,还有村、乡政府,他们都会帮忙的。”听了母亲这番话,我的顾虑减轻了许多。我再想到我的家,母亲当上了村妇女主任,我自己又是基干民兵,新中国成立后,我家的地位从受压迫变成了当家做主。于是,次日一早我怀着感恩之心,主动跑到乡政府,找武装部部长报名参军。

   记得参军那天,村党支部书记亲自给我戴上大红花,全体村干部及村里的父老乡亲,几十人敲锣打鼓送我到乡政府。那天,乡政府在大门前的操场上搭了台,为我举行欢送仪式。乡党委书记和武装部部长首先上台讲话,他们表扬了我们母子,并请我和母亲上台发言。临别时,母亲把平时准备用来换盐的鸡蛋,煮成了香喷喷的茶叶蛋,往我挎包中塞。她生怕我受冻,还通宵不眠为我赶缝了一件棉背心。姑母、伯母们也把袜底和水果往我挎包中装。他们哪知道解放军军营中是何等温暖。我到部队后,从头到脚,从垫的到盖的,全是新的,而且部队里的棉衣、棉被特别柔软,特别暖和。军中首长如我的父母,战友似我的兄弟。晚上首长要查铺,谁的被子未盖好,首长会给盖;蚊帐未吊好,首长会帮吊。部队的伙食也比家里好得多。在部队时,我常常能吃到鱼、肉、蛋,也常常可以吃到包子、饺子和馒头。在部队,我不仅学到了军事知识,也学到了政治知识。

    部队是一所造就人才的大学校。我在这所大学校中,学习生活了5年半。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1993年10月退休。参军临行前乡村干部和父老乡亲的关怀和鼓励,成了我日后克服困难和前进的动力。我在部队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受过通令嘉奖。而我也万万没想到,参军入伍,竟成了我干革命工作43年征程的起点,也成了我迈向光辉革命人生的开端。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