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最大的问题是公权力滥用

2013-6-17 10:1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058| 评论: 0

摘要: 由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的“2010年度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于本周二落下帷幕。经过一个多月的网上评选,李启铭校园撞人案登上榜首。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参会的二十余名学者都认为,已经持续5年的十大 ...

由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的“2010年度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于本周二落下帷幕。经过一个多月的网上评选,李启铭校园撞人案登上榜首。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参会的二十余名学者都认为,已经持续5年的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显示公民权利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宪法和法律上,现实中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赵作海案推动制度改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0年的十大影响力诉讼和以往的案件惊人地相似。

20102月发生的喝开水躲猫猫,都是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其影响仍在于看守所黑幕的曝光。近两年前,躲猫猫事件发生后,公安部对看守所进行大规模整顿,推进看守所的阳光式管理,并着手修改《看守所管理条例》。然而侦查和羁押分离,将看守所交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进展并不顺利。刑事诉讼法已经纳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法计划,据全国人大法工委有关人士透露,这一次修改是小修,公安部门并不会放权。

宜黄拆迁案无疑是唐福珍自焚案的延续。2009年年底,成都女子唐福珍一死惊天下,国务院法制办紧急启动搁置了两年多的拆迁条例修改。按照立法计划,新征收条例在2010年内出台。2010年末,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与公众见面。

据接近国务院法制办的人士介绍,新征收条例将在今年春节前后出台。不过,条例实施后能否阻止强拆,杜绝自焚事件,各方人士难表乐观。

在本届十大影响性诉讼中,惟一推动制度改革的是赵作海案。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紧急出台两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此前,该规则已经酝酿多年,因争议较大,一直搁置。刑事司法专家周道鸾为此感到鼓舞,但隐忧亦多。赵作海就是第二个佘祥林。会上,周道鸾指出了两起案件有四大相似。一是党委为案件定性,是造成错案的主要原因。早在1979年,中央就下发64号文件《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要求取消党委审批案件的制度。这项规定一直没得到落实。

第二点是暴露出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缺失。因为没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没有合理怀疑规则,导致公检法三家对事实认定存在严重分歧。第三是公检法机关强调配合,轻视制约,所以无力纠错。第四是疑罪从无的理念没有真正确立,佘案和赵案依从的都是疑罪从轻疑罪从挂原则。

马上要修改的刑诉法能否将两个证据规则吸纳进去?学者们对此有强烈期待。

名列榜首的李刚门类似于2009年杭州飙车案。富二代官二代的骄横引爆了民众仇富、仇官的激烈情绪,不同的是,李刚门公众关注度更高。

信访是一剂慢性毒药

和美国的影响力诉讼不同,中国今年的影响性诉讼有不少看起来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诉讼,而仅仅是进入了司法程序。这些案件的影响力并不在诉讼,而在于其对公众的影响。公共事件等于影响性诉讼。

这一点,也和往年的影响性诉讼不同。程海诉铁道部案,李刚诉卫生部牙防组案,这都是律师提起的公益性诉讼。在2010年,这类案件几乎绝迹。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显现,使公益诉讼推动法治建设、吸引公众眼球的几率下降。

十大诉讼无一不指向公权力的滥用。是什么原因使公权力能够启动刑事司法程序,来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在会上反问。进京抓作家案,不过是前几年抓记者、抓网民的翻版。在诽谤罪之外,侮辱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等等,陆续成为公权力机关惩治不听话公民的刀把子,虽经媒体反复报道,但并未绝迹,一些当年因乱抓人遭停职的官员数年后又悄然升迁。

公权力的另一滥用是针对走投无路的上访百姓。安元鼎保安公司和地方政府达成协议,设立黑监狱关押访民,成为十大影响性诉讼中最丑陋的事件。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认为,大量的官民纠纷应该在行政复议阶段化解,大约有十分之一进入行政诉讼,极少量的走信访程序。这个正金字塔结构已被倒金字塔结构替代,据他掌握的数据,中国每年的行政复议案件在七八万件左右,行政诉讼十万件左右,而上访的人次上千万。安元鼎事件说明,信访表面上可以维稳,其实累积了很多的不稳定。何海波说。

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博弈

上榜的陕西国土厅否决法院判决案、长沙官员以维稳抗拒法院裁决案,是两起已经走完诉讼程序的案件。有趣的是,其指向并不像往常那样,仅仅在于司法权本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雄注意到,两个案件涉及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博弈,结果是司法权失败。

官员不拿法院当回事,法官不拿法律当回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兵指出两个案件的潜台词。

在众多法学家看来,2010年是调解复兴的第二年,各级法院在解决官民纠纷时,采取了更加慎重的方式,不是下判而是寻求和解,不是判决行政机关违法,而是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司法是否能制约行政权力,正受到公众的质疑,陕西国土厅和长沙三级政府否认法院判决,凸显了权大于法的强悍,也使一些公民认为信法不如信访。法院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如何树立,也成了与会学者心里的疑问。(南方周末 黄秀丽)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